“三個年”活動開展以來,咸陽市持續提高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程度,率先在全省開展“市、縣、鎮、村”四級政務公開專區建設,將政府服務觸角延伸至最基層,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標準先行,規范引領。加強與上海普陀、安徽六安等地工作交流,深度全面調研,充分挖掘地域特色、行業特點,分級分類制定《咸陽政務公開專區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工作方案》。按照“試行試點—全面推行—總結推廣”“三步走”步驟,目前已建成三原縣“政務公開專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彬州市“政務公開專區+基層政府作風建設”等623個鎮、村級政務公開示范點,探索出一條“政務公開專區+”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新路子。
創新特色,注重實效。以專區為依托,公開45759個涉民涉企“四級”服務事項、126個辦事要素,群眾辦事時限平均縮短70%;公開21項企業視角“一件事”集成服務,企業辦事環節平均減少65%;公開31個基層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解決群眾“在哪兒辦事、怎么辦事,辦多久”的問題。專區內設“政策發布解讀區”,通過“鄉音鄉語”讓政策解讀“活靈活現”,在農村鄉賢、退休老干部等人群中發展3000余名政策宣傳員,遍布125個鎮辦及2118個村、社區。
主動推送,強化監督。堅持接受群眾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在專區設立政府信息查閱區和依申請公開受理區、村級政務公開專區,放置“微權利”下放清單等,公開基層政務,讓群眾一查便知,一看便懂。上半年民意調查顯示,群眾對咸陽市政府服務滿意率97.6%。
融合發展,為民助企。充分發揮專區為民助企作用,打通政民互通渠道,搭建民生保障投資興業的橋梁,全面建成全市統一、系統完備、管理規范、線上線下同步的市、縣、鎮、村四級標準化、規范化政務公開專區服務體系,加快促進政務公開由“便民利企”向“為民助企”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