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第五屆全國(楊凌)油菜科技大會在陜西楊凌上合組織農業交流中心召開。當天下午,大會在楊凌基地舉辦了油菜新品種現場觀摩活動,來自全國的148個油菜新品種在楊凌農作物中試基地集中展示。
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涉農高等院校和全國21個省市的農科院所的專家,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陜西省油菜產業技術體系專家,以及省內外有關地市農技推廣部門的農業專家,陜西省農業農村廳、陜西科學技術廳、楊凌示范區管委會的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全國油菜種子經營企業、油脂加工企業等單位相關負責人齊聚一堂,展示農業科技新成果在油菜生產中的試驗示范應用推廣成效。
參會人員觀摩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試驗基地
油菜好,油才好。參會人員先后來到楊凌農作物新品種中試(展示)基地、楊凌示范區智慧農業示范園、楊凌田西村農旅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基地和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試驗基地,實地感受楊凌為國家種業振興貢獻的“油菜”力量。
廣袤鄉野,熱浪滾滾。參會人員一邊實地查看示范點的油菜長勢及移栽情況,一邊聽取解說員關于基地建設情況、油菜選種育苗等相關技術及環節注意事項的詳細講解,仔細聆聽不斷點頭回應。有的拿出紙筆對油菜產量、抗倒伏等指標進行標注記錄,有的掏出手機拍攝最新油菜技術標示指示牌……148個油菜品種的集中展示,讓大家印象深刻。
行而思,觀而悟。參會人員邊走邊看邊思考,就培育油菜新品種,推動油菜產業提質增效,思路越發清晰,在交流取經中凝聚起加快油菜育種和推廣的新動力。大家紛紛表示,要借鑒先進做法,汲取成功經驗,為牢牢端穩中國人的“油瓶子”做出更大貢獻。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楊凌農作物育種歷史悠久,育種技術領先,科研資源雄厚,產業優勢突出,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國家隊,近年來,始終以履行國家使命、聚力強農興農為己任,堅持以打造中國旱區種業硅谷為目標,在有關共建部委和廳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科教單位和種業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在種業創新、示范推廣、成果轉化等領域先行先試,全面落實國家種業振興行動和陜西種業振興五大行動,深入實施陜西楊凌國家級種業創新基地暨旱區農業種業硅谷建設規劃,以楊凌種業創新中心為依托,推動國家旱區種業創新基地、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隔離基地、旱區油料作物研究院相繼揭牌成立,先后引進培育了先正達、登海、良科、大華、秦豐種業和陜西種業集團等百余家種業企業,年種子交易量占到全陜西省的60%以上,示范推廣面積超過1.1億畝,創造了數十項全國第一和世界領先的成績,為推進種業振興和建設農業強國做出了重要貢獻。
使命如山,初心如磐。特別是在油菜領域,楊凌作為全國油菜種業創新科技示范推廣技術交流培訓的重要核心區,擁有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為主導的科研力量,以國家(楊凌)旱區植物品種權交易中心為主體的一批中式轉化平臺,以榮華、鴻源兩家全國十強油菜種業企業為龍頭的一批種業骨干企業,初步形成了油菜種業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的全鏈條。楊凌油菜產業在新品種選育、推廣上取得了多項突破和顯著的成績,推出了“陜油28號”“陜油98”“秦優797”“秦優DK4”“秦雜油11”等一批優質品種,“秦優1618”油菜品種入選農業農村部糧油增產主導品種,樹立了油菜育種界的陜西品牌、楊凌品牌,為油菜全產業鏈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了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