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近日陜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印發《支持銅川市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4方面21條金融舉措,確定“2023到2027年,銅川市農合機構累計投放各類貸款不低于500億元,涉農及小微企業貸款占比達80%以上”的具體目標,全力支持銅川市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形成具有銅川農合機構特色的普惠金融服務模式,助推銅川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加快完善普惠金融體系建設方面,《實施方案》要求,健全普惠金融組織體系,設置特色專營網點,加快建制村“鄉村振興金融e站”建設,力爭將宜君縣建成全省首家信用縣。豐富普惠金融產品體系,圍繞銅川產業布局,形成“園區貸”“專精特新貸”“果企貸”“果農貸”等特色信貸產品,探索拓展抵質押范圍,加大信貸供給。建強普惠金融服務體系,降低融資成本,把“惠”字落到實處。
在持續提升數字普惠金融能力方面,《實施方案》要求,持續深化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在銅川地區先行試點“鄉村e貸”“三秦光伏貸·向日葵戶用光伏貸”、先行推廣“數字普惠大腦”運營駕駛艙等創新性工作。搭建“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智慧鄉村金融服務平臺”,構建綜合服務場景生態圈。先行完成“基于助農e終端的遠程銀行”服務模式搭建,充分發揮“助農e終端”、遠程銀行、網點智能化轉型的服務優勢,快速響應廣大客戶綜合服務需求。
在有效拓展普惠金融覆蓋范圍方面,《實施方案》要求,大力推廣“e農貸”“三秦光伏貸”“脫貧人口小額信貸”等產品,做深農戶金融服務。充分運用“秦信融”平臺,以“秦V貸”等產品,做實個體工商戶金融服務。借助銅川市數字金融服務平臺和“秦信融”平臺、“秦創原”平臺,做好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大力推廣“秦V貸”“鄉村V貸”等業務,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壯大。
在推進形成區域特色普惠金融方面,《實施方案》要求,大力支持以王益水蜜桃、印臺蘋果、耀州櫻桃、宜君核桃和中藥材為主的優勢特色農業發展;大力支持產業化程度高、自主創新和配套能力強、含綠量高、含新量高的工業轉型升級;大力支持康養、旅游、電商、文化等服務,同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大對革命老區、脫貧地區、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金融供給,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下一步,省聯社將繼續指導、支持銅川市農合機構,以“回歸本源,專注主業”的服務宗旨,充分發揮795名工作人員61個服務網點476個“鄉村振興金融e站”人緣、地緣、業務比重大的服務優勢,保障70.5萬銅川百姓和12.25萬銅川企業充分享受到“批量化、高效率、低成本”的普惠金融服務,為銅川市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