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渭南報道(記者 李文斌)5月4日,渭南市委宣傳部召開“二十大精神在東秦”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華陰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登平就華陰市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深入開展“三個年”活動,加快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情況作了通報。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與輿情信息科科長張紅紅主持發布會。
張登平介紹到,華陰是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西岳華山所在地。市域總面積6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25萬人。轄四鎮兩辦114個行政村、16個社區。獲評“國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衛生城市”“中國秋千文化之鄉”“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全國小麥制種大縣”“陜西省歷史文化名城”“省級文明城市”“省級森林城市”“省級雙擁模范城”等榮譽稱號。
2023年華陰以全省“三個年”活動為抓手,大力實施“山下留客、項目統攬、工業突圍、鄉村振興、城市提升、保駕護航”六大行動,抓發展、優服務、提效能,奮力推動華陰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攻堅克難,堅定項目建設第一抓手
謀劃儲備一批強基固本的基礎項目、延鏈補鏈的產業項目、獨具特色的文旅項目,力爭更多項目擠入中省盤子。強化爭項引資的主動性、積極性,拓寬資金爭取渠道。全年策劃重大項目220個以上,爭取上級各類資金15億元以上。
堅持精準招商重要地位,持續更新完善“兩圖五庫”。依托羅敷工業園區,大力開展園區招商引資,每季度舉辦3場專題招商活動,各鎮辦、各部門至少完成對接一個產業項目,形成“全員抓線索、專人抓對接、專班抓推進”的招商氛圍。借力絲博會、黃河金三角投資合作交流會等平臺,全面推動意向項目盡快簽約、簽約項目盡快落地。
以“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為契機,樹立“以項目論英雄”理念,堅持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聚焦項目干,全面夯實市級領導包聯包抓工作機制,嚴格執行集中開工、專班推進、觀摩督導等有力舉措,搭建全要素全周期保障平臺。實行“黃牛獎”“蝸牛獎”評比活動,以創新考核機制倒逼責任落實。全年實施重點建設項目84個,年度計劃投資45.7億元。
多措并舉,助推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加快實施華山旅游景觀大道建設,著力打造秦嶺腳下最美旅游公路。提升完善華山冰雪世界配套設施,首創冰上情景劇,編排高品質冰雪演藝節目。加快“五館一中心”項目建設,積極承接各類文體活動。實施甕峪游客中心和太華索道綜合服務中心項目,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實現古柏行(南段)招商入駐,引導龍柏行加快產業轉型,挖掘歷史文化資源,謀劃古柏行(北段)修復工程,連通華山—西岳廟歷史文化走廊。建設羅敷河東堤、長澗河西堤旅游公路,提檔升級沿河自然生態,高標準打造千畝小麥、油菜農業觀光區,構建集濱水廊道、田園休閑為一體的大華山旅游度假地。
聚力“一河兩岸”、西岳廟周邊綜合開發,高品質建設文創產業園,拓展美食美宿、文創手信,大力發展夜態經濟。制定出臺《華陰市加快推動民宿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形成與酒店互補,休閑度假內涵豐富的民宿發展方向,打造一批特色民宿、精品民宿,有效串聯溫泉養生、自駕露營,開啟人文旅居、生態旅居新模式。緊扣冰雪、攀巖等特色運動,積極打造一批精品賽事,豐富華山論劍品牌內涵。鼓勵支持“數字引流+沉浸體驗”新模式,積極策劃戶外文娛活動、實景演藝節目,進一步聚集人氣拉動消費增長。
堅持華山華陰景城一體化發展,充分運用新媒體、新平臺,找亮點、突特色,以小成本投入,獲高溢價回報。堅持一季一主題,全年舉辦文旅推介活動不少于4次。依托華山古廟會、司家秋千節等民俗文化,做好宣傳推介,持續推動“引游客、促消費、增收入”。鼓勵支持企業和各類市場主體以“華山論劍”、“華山之巔”等IP為依托,承接舉辦各類文體及商業活動。圍繞大刀面、蕎麥涼粉等地方特色小吃,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做好飲食文章,打造美食集散地,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
創優環境,厚植投資興業發展沃土
積極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加大與領軍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合作交流,加快推進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速推動融資平臺整合升級;強化財政預算約束和績效管理,嚴格落實“增存掛鉤”機制,著力盤活低效閑置土地。
全面開展“營商環境突破年”行動,加快推進“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持續優化“一網通辦”政務服務,切實提高行政服務效能,全面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健全完善政企服務、商貿交流和企業互訪“三個平臺”,全面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全力營造“親商、愛商、護商”的營商環境。
扎實開展營商環境領域問題專項治理,暢通12345投訴電話、郵箱、微信小程序等問題反饋收集渠道,及時受理企業和群眾的投訴舉報、咨詢求助和意見建議。強化金融服務保障,開展企業資金需求摸底調研,定期召開“政銀企”座談會,著力解決企業融資難題。
規行矩止,打造作風過硬干部隊伍
聚焦中心任務統籌抓好組織實施。建立“周安排、月調度、季分析”制度和每周一張重點任務清單、一次調度會議、一份督查通報、一本工作臺賬的“四個一”制度,準確掌握各單位工作進度、存在問題和亮點特色,確保八方面20項重點任務,有力推進、落地見效。
強化問題導向精準開展督導檢查。截至目前,累計發現并完成整改問題237個。建立“三色”預警督辦工作機制,下發“黃色”預警督辦單28份,查處問題41個。
堅持多措并舉提升能力擔當作為。建立領導干部上講臺、中層骨干講業務、師徒幫帶促傳承等“多位一體”學習培訓模式。持續推行“5+X”問題查擺模式,深刻查擺在學習領會思想觀念、為民服務、工作落實及執行方面的具體問題,建立問題臺賬,做到問題查找不全面不放過、原因分析不透徹不放過、整改措施不落實不放過、整改效果不達標不放過。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今年,華陰將努力辦好以下十件民生實事:一是建成開放博物館、規劃展覽館、圖書館、檔案館、文化館。二是華陰市人民醫院門診大樓建成投用。三是建成通行貴妃路東段、三合路。四是建成投用太華中學,新增學位1800個。五是建成使用城市慢行系統,包含健身步道16.4公里、自行車道13.2公里。六是建成開放城市驛站5座。七是建成開放5個口袋公園和5處街頭小景。八是提升改造老舊市場3個。九是實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改善2.5萬人飲水條件。十是新增公共停車位649個、充電樁68個。
張登平最后說,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華陰市將堅決落實省市部署安排,毫不動搖貫徹新發展理念,奮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埋頭苦干、勇毅前行,為全面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國際山水旅游名市、與華相宜人文福地”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