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海關積極落實陜西省委、省政府“三個年”工作部署,以營商環境突破年為抓手,夯實企業管理各項工作,念好“快實優”三字訣,打出“組合拳”,下好“先手棋”,為企業紓困解難,助力轄區外貿營商環境再提升。
一是用好重點突破法,打好服務企業的快拳。為企業申請海關資質實行“容缺受理”,按照“自愿申請、提前介入、及時推進、事后補充”原則,允許某些審核材料在規定時間內暫時缺少,實行非主審要件缺項受理,做到對申辦企業一對一溝通,企業足不出戶就可“全程網辦、全國通辦”,實現“提出申請—容缺受理—正式備案”。2023年1-4月全省累計備案報關單位790家,同比增長62.22%。
二是堅持一抓到底法,打好“問題清零”的長拳。嚴格貫徹落實“企業協調員”機制,將高級認證企業“一對一”一站式服務擴展至“多證合一”企業和新辦重點企業,做到企業咨詢政策釋疑等問題解決率100%,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不斷提高“多證合一”政策執行力度,靠前作戰、挺身在先,主動與地方行政審批部門取得聯系,溝通政策執行方式方法,著力加強對政策的宣傳解讀,暢通各級業務咨詢渠道,進一步拓寬企業通過“多證合一”途徑獲得海關資質途徑。積極參與社會信用體系和營商環境建設,加強與地方政府協同合作,發揮聯合激勵與懲戒作用,共同商議促進跨境電商貿易發展途徑,鼓勵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遵守外經貿管理各項規章制度、有組織實施項目的配套資金、人員、技術和管理能力的企業利用好“互聯網+制度”多元化創新發展,向企業做好助企紓困政策釋疑,大力宣傳惠企政策紅利,引導企業可持續經營發展。
三是突出統籌兼顧法,打好拓展企業信用“后備軍”的重拳。落實“保主體、保訂單、保市場、保信心、保履約”工作要求,穩住企業發展大盤。強化與市場監管部門合作、發掘本地區產業發展及產品特色,依托海關大數據分析,結合企業信用評估分值,建立關區重點培育企業名單,篩選有條件有意愿的25家紅色老區優秀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貿易往來企業、“專精特新”企業、中小微企業開展重點培育輔導,解讀信用管理政策制定背景、海關便利化措施、企業認證標準等內容,同時加強對認證員、協調員的統籌管理,讓海關優惠政策切實起到服務企業外貿發展的良好作用,提高認證質量,推動AEO企業隊伍穩步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