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將成為中國金融監管體系建設發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上午,備受矚目的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簡稱“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正式揭牌,具有中國特色的“雙峰監管”時代有望開啟。
這也意味著“陪伴”我們五年多的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即原銀保監會),將成為歷史。
原“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牌子于晚上10點半左右被換下,晚間11點左右,“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牌子正式掛出。
5月17日晚上原銀保監會辦公樓里很多相關工作部門人員并沒有回家,他們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值守并等待。
5月18日早上7點20分左右,門口的牌匾裹著紅布,透過紅布依稀能夠看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字樣。有很多工作人員在牌匾前走動。在南門的右手旗桿處,也有工作人員在調試旗桿。7點26分左右,南門口有喜慶的音樂放出,工作人員也在調試音響設備。
在掛牌現場,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國家金監總局黨委書記李云澤及相關領導出席揭牌儀式。這是8天前剛剛“官宣”出任國家金融監管總局黨委書記的李云澤首度亮相。
國家金監總局黨委書記李云澤在揭牌儀式上表示,將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和堅強保障。將全力以赴,履職盡責,全面落實服務實體經濟、管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務。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努力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大力推進央地監管結果,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擔當負責、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積極營造良好的金融法制環境,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筑牢守衛國家金融安全的鋼鐵長城。
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是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中備受關注的內容。根據改革方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在中國銀保監會基礎上組建,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
人民銀行對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團的日常監管職責、有關金融消費者保護職責,證監會的投資者保護職責劃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優化和調整金融監管領域的機構職責,對于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解決金融領域長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5月17日晚間,“中國銀保監會”官方微信公眾號更名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與此同時,“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也正式啟用。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官方網站更名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域名沿用www.cbirc.gov.cn。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表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將承擔消費者保護職責和投資者保護職責,并且強化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過程監管和持續監管,更有效地維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推動中國財富管理行業規范運行,促進財富管理市場蓬勃發展。
在連平看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明確除證券業務外,其他的金融活動均屬于監管范圍,從而有利于在很大程度上實現監管全覆蓋。這意味著除證券業外未來創新金融業務和新的金融業態均處在該總局的監管范圍之內,因而可以避免過去曾經出現的“監管空白”現象。改革有助于金融監管落到實處,從金融創新一開始就開展有效的監管;有助于管理和控制金融創新伴隨而來的風險隱患,真正實現金融監管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