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摩會現場
5月19日至20日,2023年全國(楊凌)小麥新品種觀摩會在河南舉辦。育種專家、種子企業代表及種糧大戶輾轉河南許昌市、長葛市、寶豐縣、輝縣以及安陽市等多個試驗基地“檢閱”楊凌小麥新品種、新品系綜合性狀表現。
看色、看粒、看長勢……觀摩團追隨麥浪,實地觀摩了“西農511”“西農625”“偉隆169”“西農100”等小麥新品種。
站在麥田地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小麥育種專家吉萬全手持自己培育的國審小麥新品種“西農511”,向觀摩團介紹:“該品種產量高,抗條銹病和赤霉病優勢突出。目前已累計推廣面積約3000萬畝。”
一粒好種子,從實驗室里培育出來僅僅是第一步,將它推廣至田間地頭才更為重要。“此次觀摩會讓企業和種糧大戶直觀地在麥地里選擇來年想要種植的品種,這樣更有益于助推好品種得到大面積推廣。”吉萬全說。
在此次觀摩會期間,有這樣一道風景線:他們或蹲在地里觀察小麥長勢情況,或拿著筆在本子上記錄各種小麥生長性狀,或拿著相機給看中的小麥品種拍照留存,他們就是此次最為忙碌的種子企業代表。
在輝縣豫北種業有限公司小麥試驗基地里,陜西省種業集團總經理談宏斌站在“西農162”的麥田里,記錄著該品種的相關數據。“這次跟著專家出來看一下楊凌小麥品種在黃淮麥區的表現特點,這對我們下一步的小麥推廣工作上起到了指導作用,而且此次觀摩點比較多,看到的品種、品系也多,看完后我們對推廣楊凌小麥品種的信心更足了。”談宏斌說。
在此次觀摩會上展示的西農系列、偉隆系列、榮華系列、武農系列等優質、多抗、高產的國審小麥新品種,為加快建設種業強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干旱半干旱地區現代農業發展貢獻出了更多“楊凌芯”。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業是重要的國家戰略、基礎性核心產業。全國(楊凌)小麥新品種觀摩會既是助推楊凌優質小麥新品種快速應用與推廣最直接的途徑,也是育種專家根據市場需求確定下一步育種方向最有效的方法。
截至目前,楊凌在黃淮麥區已建立3個試驗示范站和22個新品種示范園,累計推廣46個優質、高產、多抗、廣適小麥新優品種,面積超2億畝,增產糧食40億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