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銅川市自然資源局扎實開展“三個年”活動,按照“項目跟著規劃走、要素跟著項目走”要求,從空間規劃支撐、用地要素保障、激發要素活力、提升服務效能等方面出臺十八條措施,全力提升自然資源要素保障能力,助推全市高質量發展。
一是積極構建高質量發展空間
全面完成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編制,指導各區縣做好鄉鎮、村莊規劃編制報批工作。積極爭取農村建設用地指標,做好鄉村振興和鄉村產業空間保障。持續優化過渡期空間規劃,對列入“十四五”規劃近期確需開工項目及鄉村振興重大項目應納盡納。
二是強化自然資源要素保障
對列入2023年市級重點項目的用地指標做到“應保盡保”。強化全市耕地占補平衡指標調劑管理,優先統籌保障市級及以上重大建設項目需求。鼓勵用地量大的重大線性工程建設單位與耕地后備資源豐富的區縣開展合作,實施補充耕地項目,落實補充耕地指標。
三是激發自然資源要素活力
全面推行工業“標準地”改革,構建“標準地”控制指標體系,督促區縣、園區加快推進區域評估評價工作。項目單位拿地競買保證金可按20%繳納,允許分期繳納出讓價款。全面推進“二手房轉移登記及水電氣暖聯動過戶”“交房即交證”“涉企不動產登記”等3項“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改革,對重點項目開設企業辦理專窗、辦證綠色通道,提升不動產登記便利度。
四是不斷優化提升服務效能
建立重點項目包聯推進工作機制,實行省市重點項目規劃選址、用地報批、土地供應等手續專人負責,專項推進,臺帳管理。推行重點項目用地報批“當場受理”、“馬上就辦”、“每周清零”工作機制。優化規劃用地辦理流程,推進“多審合一”、“多證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