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名小吃——子洲葷湯饸饹。 鐘文玲 攝
隨著榆林市首屆名小吃大賽決賽暨蓮花池·煙火巷美食街區的啟動,市民對飲食文化的追尋也再次升溫。來自全市12個縣市區餐飲行業的行家里手,同臺比拼,展示優秀技能,挖掘和傳承榆林飲食文化,在為市民游客帶來美味佳肴的同時,也讓小吃經濟點燃了城市的“煙火氣”。
在榆林市首屆名小吃大賽決賽現場,整齊的灶臺一字排開,各位大廚紛紛亮出拿手絕活,嫻熟的刀工配合煎、炒、煮、蒸、炸等各種制作方式,將本地食材變成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地方小吃,并呈現在評委面前,盡情綻放榆林獨特的飲食文化魅力。
“這次參賽的作品是我們當地的羊肉臊子蕎面饸饹。羊肉是我們當地的山羊,蕎麥也是我們當地的紅花蕎麥,都是我們家家必須吃的食材。參加本次大賽,我們就是想借助這一平臺,來展示當地的名優小吃。”定邊縣宗梁喬氏饸饹面負責人宗旭說。
清澗紅紅粉湯烙餅店有兩個項目參加了本次小吃比賽。談到參賽感受,該店負責人賀元榕說:“第一個項目是長雜面,因為準備得比較充分,發揮還不錯。希望以后多舉辦這類活動,為美食達人和手工藝人搭建起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同時也能把咱們榆林的特色美食傳播出去!”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腳踩黃土地、勤勞淳樸的榆林人將家鄉的深情熱愛揉進面里,化在湯中。在蓮花池·煙火巷美食街區,榆陽羅漢菜、綏德黑粉豬頭肉、府谷米粉、清澗煎餅……眼花繚亂的美食吸引來絡繹不絕的市民和游客。此外,活動現場還有“文藝演出”“網紅現場直播”“小吃制作體驗”等互動形式,以最接地氣的方式對榆林經典小吃進行展示,讓熱騰騰的“煙火氣”在街巷蔓延。
“對外地游客來說,小吃街區也算一個窗口,能讓外地游客了解咱們榆林的飲食文化。”市民李峰說。
“美食經濟”賦予了城市更旺盛的生命力,是促消費、擴內需的重要載體。為了探索榆林小吃經濟的發展模式,市商務局和市小吃協會聯合打造蓮花池·煙火巷美食街區。同時,為了鼓勵本次比賽獲獎企業,還在該街區預留了10個室內檔口和4間戶外店鋪,獲獎企業如有意愿入駐,可免一年房租。熱鬧熙攘的美食特色街區,撐起商戶們對未來發展的信心,升騰的煙火氣息,匯聚成人們簡單樸素的幸福感。
市商務局工作人員杜芳說:“蓮花池·煙火巷美食街區為一處全新的夏季納涼、文娛和夜間經濟綜合體,由12個縣市區選送的知名餐飲企業將在此長期入駐,以現場制作的方式展銷特色小吃。蒸炸煎烤、涮煮鹵燉,品種多樣,一應俱全,把傳統菜做出新樣式,讓老味道吃出新感覺,從而喚醒每一個榆林人靈魂深處的飲食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