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信用風險分類結果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有結合,近日,漢中市雙隨機辦印發《關于全面啟動“信用+雙隨機”監管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決定在全市各領域全面推行這一新型監管模式。
《通知》要求,各級各部門要緊盯工作目標,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理念和方式拓展到各部門各業務領域,運用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科學配置監管資源,提高監管及時性、精準性、有效性。要加強組織領導,充分認識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的重要意義,加強統籌協調和研究部署,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鼓勵各級各部門大膽探索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創新舉措;要全面有效歸集企業信用風險信息,要將履職過程中產生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嚴重失信主體名單、抽查檢查結果等涉企信息依托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陜西)或信用陜西(漢中)平臺有效進行歸集;要科學建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各部門要結合工作實際,在“通用”型分級分類的基礎上,加快研究更加適合本專業領域的分級分類監管模型;要加強企業信用風險分類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有機融合,根據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合理確定、動態調整抽查比例和頻次,實施差異化監管;要做好宣傳培訓,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加強對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工作的業務培訓,不斷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同時,要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驗,積極宣傳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工作成效,推動形成政府公正監管、企業誠信自律的良好氛圍;要強化督查考核,各部門要大力開展“信用+雙隨機”監管工作的指導、督促和檢查,市雙隨機辦將定期對市級成員單位和各縣區開展“信用+雙隨機”監管工作情況進行通報。
近年來,漢中市立足本地實際,積極探索“專業+通用”的企業風險分類評價指標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依托“陜西省食品安全監管綜合業務平臺”,構建了食品生產企業專業型分級分類模型,對全市462家食品生產企業進行了信用風險分級分類。同時,對全市58917戶企業進行信用風險評估,完成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搭建,初步實現各類企業自動分類、查詢觀測、動態管理,并將分類結果嵌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系統,實現了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的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