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之一,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安康移動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充分發揮網絡、技術、服務、平臺優勢,扎實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工作,為政府綜治、安防、創衛等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
治安防控有了“好幫手”
在漢濱區牛嶺、旬陽王院村委會,隨著鼠標的移動,鏡頭快速切換,中心顯示屏時而顯示村內主干道的實時畫面,時而顯示村民住家周邊畫面,村主任說:“通過中國移動‘平安鄉村’的信息化平臺,我們可以隨時監控村內情況,如果發生緊急情況,可以第一時間發現,村里的這一只只“慧眼”全面提升了治安防控水平,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
鄉村治理有了“排頭兵”
數字鄉村建設讓鄉村治理搭上了信息化的快車,一部手機、一個大屏,遠程監控方便快捷,治理效率顯著提升。“這個監控裝得好!”家住石泉縣城關鎮井崗村的周昌華老人由衷地說,“自從有了攝像頭,在地里干活也能看到家里的雞,方便得很,可以安心干農活了,再也不用擔心家里養的雞被偷了。”“村上安了監控后,24小時都能看到村里的情況,晚上還有夜視功能,攝像頭還有語音對講功能,因為村里各組住得比較分散,以前看垃圾治理情況要挨個現場看,現在通過手機監控就能看到整體情況,特別方便。”旬陽王院村負責人對中國移動“平安鄉村”項目贊不絕口。
呵護家人有了“好管家”
在石泉五愛、鎮坪竹葉等村,不少年輕人長期在外務工,留守農村的多為老人和兒童。尤其是寒暑假,家人更是無法經常陪伴在孩子身邊。安康移動結合“平安鄉村”建設,將“移動看家”安防攝像頭和移動高速寬帶網絡等業務融合,采用“品質,售后,關懷”三位一體服務模式,通過設備遠程操作、數據云存儲方式為村民提供7×24小時安全監控服務。遠在外地的子女可以看見父母的日常生活,還能提醒他們按時吃飯、注意安全,在減少空巢老人孤獨感的同時也為老人安全保駕護航。同時在外務工的家長能夠隨時了解孩子在家的學習生活,并能通過監控與孩子交流,孩子的一切情況盡在掌控之中,更好地守護孩子的安全,真正做到讓居民放心、安心、暖心。
截至目前,安康移動已與全市1673個村協同開展“平安鄉村”工程,累計完成超10萬個農村室外攝像頭安裝,打造了近784個“平安鄉村”標桿示范村。下一步,安康移動將繼續圍繞數智鄉村振興計劃,不斷探索基于5G的鄉村振興新模式,在數智平臺、智慧農業、鄉村綜治等方面不斷開拓創新,以數字鄉村服務千家萬戶,以數智化之力為鄉村振興注智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