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值黑木耳收獲的季節,在商洛市商州區沙河子鎮陽光種養家庭農場的食用菌大棚里,務工群眾穿梭其間,有序進行著采收、分揀、晾曬等工作。“我在農場干六七年了,一天能掙70元錢。”務工群眾李當盈說。
據介紹,沙河子鎮陽光種養家庭農場成立于2017年,經過幾年的發展,已初步形成黑木耳、玉木耳、香菇、平菇等四大種類生產格局,并按照“農場+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幫扶石窯子村112戶脫貧戶就業,包括殘疾人67戶,安置周邊群眾30多人。截至2022年底,農場已累計向入股群眾分紅117萬元,累計發放勞務費用48.9萬元,兌付土地流轉費用53.7萬元。農場也先后獲得“省級示范家庭農場”“全省最美示范家庭農場”“省級殘疾人就業扶貧基地”“全省殘疾人高校畢業生見習基地”“全市勞模先進集體”“區級就業扶貧基地”等榮譽。農場負責人黨紅作為致富帶頭人,也當選為市、區人大代表以及市、區工商聯代表。
隨著農場規模的不斷擴大,黨紅夫婦轉變傳統農業發展模式,積極發揮“頭雁”作用,從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富硒農業技術專業委員會引進了富硒食用菌技術,探索出一條利用生物技術培育富硒農業產業、變技術優勢為經濟優勢的新路子。為推進產業融合發展,農場還由單項種植向采摘、體驗領域延伸,新建起了芳香植物種植園、花卉培植園、食香體驗園、百味采摘園等農旅融合休閑項目,實現農場變景區、產品變商品、農業變休閑,開拓了一條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子。“最近,我在抖音上刷到沙河子鎮有個家庭農場,今天就帶著家人來了。這里不僅環境優美、景色迷人,還能燒烤,真是太棒了!”游客劉俠靈高興地說。
黨紅表示,今年以來,農場在持續發展原有百萬袋富硒食用菌產業、鞏固提升省級殘疾人高校畢業生見習基地的基礎上,流轉了5畝土地,試種了從國外引進的百里香、迷迭香、香茅等30多種芳香植物,成功開發了香皂、香草茶等綠色產品,延伸了農場產業鏈,全力打造集農場種植、休閑娛樂、生活體驗于一體的現代化觀光休閑農業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