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三夏大忙時節,楊凌示范區楊陵區揉谷鎮小麥田中農機聲轟鳴,伴隨著聯合收割機的來回穿梭,成片的麥子被快速收割、脫粒,一場與時間賽跑的麥田搶收戰正在緊張進行。
“這么大一片麥子,我實在忙不過來了,下午我們還要去白龍、太子藏收麥,能不能給我調動一臺聯合收割機?”楊凌飛虎農機服務合作社理事長劉忠有向下沉干部、楊陵區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與安全監理站站長李曉軍緊急求援。
接到求助申請后,李曉軍當即調來了一臺聯合收割機,解決了楊凌飛虎農機合作社的燃眉之急。
為了完成揉谷鎮1000余畝的單日機收任務,楊凌飛虎農機服務合作社采取“人歇機不歇”的方式連續作業,全力投入夏糧搶收攻堅戰。 “對所有的農機具進行了檢修,招聘駕駛員進行了安全學習,這次根據天氣情況購置了一臺鏈板式收割機,也就是專門為農民收割小麥。收割過程當中,我們駕駛員一臺機子兩個人,黑明晝夜地工作,人歇機子不歇。”劉忠有說。
農情就是命令,近期楊凌示范區楊陵區揉谷鎮、五泉鎮小麥相繼成熟,農業部門工作人員深入一線靠前指揮,農機合作社24小時無間斷作業,農民搶抓天氣窗口期抓緊晾曬,農村一派繁忙景象。
”楊陵把所有農技人員分配到各鄉鎮,到村、到組、到田塊,積極開展精準的技術指導,對于需要搶收的地塊,農技人員及時在工作群里發布精準收割信息,聯通對接農機部門、農機服務合作社、跨區聯合收割機手,助力三夏搶收。“楊陵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徐鴻毅表示。
龍口奪食,效率是關鍵。為了幫助群眾多收快收,楊陵區全面摸排農機需求,成立農機調度指揮部,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制定詳盡收割計劃,組織應急作業隊,統一協調機收工作。楊陵區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與安全監理站站長李曉軍介紹:”在三夏前期,我們對全區的收割機播種機械進行了摸底調查,做到統一調配,確保三夏期間麥田成熟一塊,收獲一塊。我們通過協調跨區作業車輛,在我們楊凌集中收獲的時間全部都能投入到三夏作業當中。同時,為了做好跨區作業服務工作,我們在全區設立了兩個農機跨區作業服務點,為跨區作業的農機提供加油、維修作業等服務。“
據了解,楊凌共有小麥1.3萬畝,為了實現應收盡收,確保夏糧顆粒歸倉,楊凌示范區、楊陵區建立了區級領導包鎮辦,鎮辦領導包村,農業部門干部下沉鎮村技術指導工作機制,現場協調解決搶收搶種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楊陵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劉榮國說:”我們要求利用晴好天氣,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大面積的搶收搶種,全面摸排區內晾曬場地,動員一切企業、學校,將這些空閑地方騰出來,向群眾開放,抓緊晾曬。盡早顆粒歸倉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