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
人才是第一資源,咸陽的發展離不開人才。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如何讓人才為咸陽所用,讓“千里馬”在咸陽廣闊的舞臺上競相奔騰?
做好人才工作,作風是關鍵。近年來,全市廣大黨員干部深入開展“解放思想謀發展、轉變作風辦實事”主題教育、作風建設專項行動和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等活動,以永遠在路上的定力和執著推進作風建設,以作風建設新氣象推動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跨越。
“全市上下要把人才工作擺在突出戰略位置,深度融入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大局,解放思想、改革創新,以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集聚優勢、贏得未來。”2022年11月9日,市委人才工作會議召開,市委書記夏曉中的講話為我市人才工作發展指明了方向。
市級領導牽頭,靠前指揮、親自推動人才工作。多次深入駐咸高校、咸陽高新區等地調研校地合作、人才引進、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建設等工作,召開市委人才工作會議、咸陽市第二屆“人才興咸”大會籌備工作推進會等。創新舉辦多次企業話發展“月度早餐會”,與會人員圍繞產業發展、招商引資、市場開拓、人才引進等方面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暢談發展思路、破解瓶頸問題。
落實黨委聯系服務專家制度,堅持“月溝通、季拜訪、年慰問”,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一對一聯系高校院所,邀請西安交大、陜西空天動力研究院等校所領導專家來咸陽考察28次。
市級部門及時跟進,加強與省級部門對接,積極組織開展一系列活動,推動人才招引:
2022年11月15日,舉辦中國西部人才發展戰略高端智庫論壇,搭建共話平臺,強化人才交流,推動創新驅動,助力打造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這兩年,咸陽尊重人才、愛惜人才、重視人才的氛圍越來越濃厚。只要平臺搭好了,待遇給足了,有寬松的就業環境,沒有后顧之憂,科技人才在創新創業上一定能夠展翅高飛。”陜西玉龍塑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秀琴表示,咸陽營造了良好的創新創業政策環境,能夠為廣大科技人才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更加廣闊的舞臺。
3月23日,在西安—咸陽一體化重點產業聯合招聘會暨人社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推進會上,來自西安、咸陽兩市的101家重點產業、重點行業的優質企業,為高校畢業生及各類專業技術人才提供1000多個優質崗位,現場吸引4200多名各類人才到場求職,線上求職6200多名。西安、咸陽人社部門共同簽訂了西安—咸陽人社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人才交流服務合作協議》。
舉辦第一屆“咸陽科技大使智享會”,促進高校創新鏈與咸陽產業鏈深度融合,助推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做實見效。
舉辦首屆“秦創原總窗口—先行區協同創新系列活動”,促進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由勢轉能,推動秦創原咸陽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做實見效,加速推進西安—咸陽一體化進程。
4月26日,空天動力陜西實驗室試驗測試基地建設推進會暨簽約儀式上,三原縣政府與陜西空天動力研究院、西北工業大學科研院簽署《建設空天動力陜西實驗室試驗測試基地合作協議》,空天動力陜西實驗室試驗測試基地項目正式落戶三原。
5月31日,以點亮精神火炬為主題的2023年咸陽“最美科技工作者”和“典贊·科普咸陽”科普人物發布典禮舉行。發布了第十屆咸陽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獲獎者名單、2023年“典贊·科普咸陽”科普人物入選者名單、2023年咸陽“最美科技工作者”入選者名單。
……
除了舉辦一系列活動助推人才招引外,我市還出臺各類政策,構建起了引才“強磁場”,最大限度優化咸陽人才發展環境。
實施“興咸人才計劃”。計劃利用5年,重點引進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裝備制造等支柱產業的創新創業人才(團隊)200名(個),培育300名行業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區域發展人才。
建設“科學家+工程師”隊伍,形成西北橡膠塑料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與西安交通大學化學學院張敏團隊、陜西天成航空材料有限公司與西北工業大學巴宏波團隊等組成的75支“科學家+工程師”隊伍。三年來,駐咸科研院所累計轉化各類科研成果79項,孵化了一批企業。
主動加強與高校院所合作,已與49所高校院所簽訂《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咸陽核心區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在85所高校院所選聘195名“科技大使”作為產學研合作橋梁紐帶,共吸引高層次人才2104名。2022年,西安、楊凌高校院所向我市推薦科技成果941項,實際轉化168項。
聘請“科技顧問”引才,向咸陽之外的院士發出招賢帖,集中聘請35名兩院院士擔任“科技顧問”。向咸陽籍在外院士伸出橄欖枝,實施人才回歸工程,常態化聯系咸陽籍在外院士15名。市財政每年為每名院士提供調研經費,鼓勵支持產學研深度融合。
加大資金支持,設立市級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市財政每年列支1500萬元,支持人才創新創業和人才載體建設。
出臺《咸陽市高層次人才服務平臺建設方案》,在配偶就業、子女入學、醫療保健等方面,細化服務內容,擴大服務事項。
開展暖心服務,修訂《咸陽市有突出貢獻專家管理辦法》,將專家津貼由每月200元提高到500元。
……
好作風是推動發展的不竭動力。咸陽廣大黨員干部將以好的作風,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吸引更多“千里馬”建功咸陽,加快建設現代化“西部名市絲路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