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為期5天的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屆文博會突出交易功能完善、國際化水平提升、數字化應用、展示內容創新,打造富有成效的展示和交易平臺。
在這個素有“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之稱的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的展會上,陜西展區內的咸陽文旅產業項目通過展覽展示和招商宣傳推介活動,全方位多角度呈現了咸陽文化產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嶄新形象。
6月8日,在文博會期間,2023陜西重點文旅產業鏈項目招商引資推介會舉行,會上播放了咸陽市文化旅游宣傳片《你見過什么樣的咸陽》,現場推介咸陽市西北一棉(1952)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秦時明月”“古渡廊橋”秦文化主題文旅融合項目、大型水上實景演藝項目,涇陽縣鄭國渠農文旅融合產業發展項目,秦都數字文創產業園項目,咸陽高新區大秦元宇宙智能綜合體項目,充分彰顯了咸陽文旅產業的潛力優勢和文化底蘊。
本屆文博會上,咸陽市共有6家企業參與了陜西館的展出,參展內容以茯茶及茶器系列文創作品、蕎面饸饹、手工布藝、陜西非遺老字號驢肉等為主,通過實物展示、體驗活動、專人講解、衍生品售賣等形式,向全國展示我市在文化產業領域的新成果、新局面。
非遺文創是本屆文博會的一大亮點,在“中國—中亞峰會”和萬億級文旅產業兩個主題展示板塊中,還特別展出了中亞峰會國禮主題文創產品——武功馨繡石榴畫作品,讓我市非遺文創產品被更多的人所接觸和了解,進一步促進了咸陽非遺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據悉,本屆文博會以線下為主、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舉辦,展會內容進一步豐富。其中,線下設置6個展館,包括數字文化館、粵港澳大灣區館、非遺·工藝美術·藝術設計館等。首次設立數字中國展區,突出展示和推廣國家級文化產業市場主體、重大平臺、最新技術創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