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陜西網上茶博會延川專場活動暨延安棗芽茶品牌發布會近日在陜西省延安市延川縣舉行。
延安市副市長魏延安介紹,延川縣棗業資源豐富,紅棗栽培歷史長達4000多年,共有60余個品種15萬余畝棗園分布在黃河沿岸,占延安棗樹面積的90%以上,是原國家林業局命名的“中國紅棗之鄉”。近年來,陜北氣候逐漸呈現變暖變濕的趨勢,特別是紅棗成熟季節,多陰雨天氣,裂果爛果嚴重,難以采收,棗農收益受到影響。棗芽采摘不影響棗樹結果,也不受雨水天氣影響,能夠幫助棗農穩定增收。
延川縣委書記王湛鴻說,面對傳統優勢的紅棗產業延鏈補鏈不足、質量效益不高等發展困境,在延安市政府的統籌協調和牽線搭橋下,延川縣引進了陜西一葉乾坤茶業有限公司等企業,經過多次實地調研和反復論證實踐,嚴格對標六大茶系研制出了更貼近于茶,好看好喝的紅棗芽綠茶、紅茶、茯茶、白茶,酸棗葉綠茶等系列產品。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延川4個縣累計有4家企業、6個合作社、26個散戶參與棗芽茶的生產,今年累計收購棗芽2.5萬余斤,加工生產棗芽茶5000余斤,直接帶動棗農增收3000多元。”王湛鴻說,棗芽茶是生態產業、綠色產業、健康產業,更是陽光產業、黃金產業、富民產業,延川縣將全方位推進產業發展,努力讓棗樹變成群眾的“搖錢樹”,為傳統紅棗產業的延鏈、補鏈、升鏈探索出新路徑。
“我國紅棗加工品種少,大部分為傳統初級加工品。開發棗芽茶系列產品是另辟新徑,將葉子變廢為寶,豐富了產品、延伸了鏈條,突破了傳統棗業的束縛,達到了物盡其用的效果。”魏延安說,這將為棗業轉型發展提供新的突破,為農民增收提供新的亮點,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延安棗芽茶品牌發布,僅僅是萬里長征第一步,還面臨產業基礎不強、標準體系不全、制作工藝不精、宣傳推廣不足等問題。要以此次品牌發布為契機,在壯大產業、標準完善、工藝改進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力爭把‘延安棗芽茶’打造成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區域品牌和延安農民的又一項致富產業。”魏延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