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不斷深化招投標領域改革,近四年累計為各類市場主體節約招投標相關費用3億元,釋放社會流動資金53.5億元,為中小微企業營造了可觸及、可感知的營商環境。
數字賦能降低交易成本。榆林市以公共資源交易數字化改革為抓手,加快推進交易電子化、開標數字化,免費提供招標文件(資審文件)下載或拷貝服務,截至4月底,累計為10066個工程建設項目和政府采購項目節約資金約9834萬元。建成網上“不見面”開標系統,實現參與投標“零跑腿”,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截至4月底,全市累計為53150余戶企業4399個項目標段提供不見面開標服務,累計為投標企業節約差旅、投標文件印制等費用10670余萬元。
規范管理減輕企業負擔。榆林市聚焦推動交易平臺公益化,堅持為交易項目無償提供交易場地,自2019年4月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成試運行以來,累計為4225個工程建設項目節約場地服務費用約4015萬元。降低中標企業“隱性”交易成本,榆林市出臺《關于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國有資金投資工程建設項目確保國有民營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若干措施》,在全省率先做出代理服務費用由招標人支付的明確規定,截至目前,全市實行招標人支付代理服務費用項目1191個、預算總額301.9億元,為中標企業累計節約資金約5462萬元。
信用擔保釋放流動資金。榆林市在工程招投標活動中推開信用監管試點示范,明確公開招標數額在1000萬元以下的工程建設項目采用信用承諾代替投標保證金,2022年4月,再次提高試點標準,將信用承諾代替投標保證金的工程建設項目擴大為5000萬元。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在信用中國(陜西榆林)網站主動公開投標信用(保證金)承諾書54686份,服務工程建設項目3682個標段,涉及投標人28725個,累計釋放社會流動資金約53.5億元,平均為每個投標人免除18.6萬元資金沉淀,為企業“松綁解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