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推進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安康市自然資源局聚焦企業、群眾關切的不動產辦證難問題,主動作為、勇于擔當,圍繞不同服務對象的需求,創新推出“五上門”服務舉措,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
意見收集上門,全力攻克辦證“堵點”。始終堅持以企業和群眾訴求為導向,把增強企業和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開展“五走訪”活動。一是走訪了中心城區房地產領域涉及遺留問題的11家企業和近百戶辦事群眾,聽取訴求,了解情況;二是走訪了8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匯報工作,聽取意見建議;三是走訪了6家金融企業和4家配合單位,共商如何推進工作;四是走訪新聞媒體和12345平臺,溝通情況;五是走訪了20余戶信訪群眾,宣傳政策,化解矛盾。依托市政府、市局網站和12345平臺等多渠道,聽取民聲民意,收集堵點難題,把群眾關心的不動產登記熱點難點,梳理形成問題臺賬,及時研究加以解決。
審批服務上門,全力攻克辦證“難點”。以“急企業所急、幫企業所幫”的服務理念,在中心城區歷史遺留問題小區設置辦證專區,實行測繪企業上門測、資料上門收、主任上門批、科長上門審、干部上門辦、產權證書上門送的“一條龍”服務模式,并建立和企業對口對接、共促落實的長效機制,每位科長結對幫扶一到三個企業,保持政策、業務信息互通共項,積極推進工作落實,助力項目建設和企業高質量發展。截止目前,中心城區房地產領域歷史遺留60個問題項目,已化解54個項目,共發放不動產權證13031本。
信息端口上門,全力攻克辦證“怨點”。為了有效破解辦事群眾和企業窗口多頭跑、資料反復送、等待時間長等問題,創新開啟了登記端口延伸進企業服務新模式。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安排工作人員提前介入,對登記資料收取和申請書填寫進行統一培訓和指導,企業可以直接通過網絡端口提報申請材料,把“企業跑腿、排隊申請”變為“信息跑腿、即來即辦”,開啟了“不見面”審批新模式,實現了企業“零跑腿”,真正打通了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抵押登記上門,全力攻克辦證“痛點”。和郵儲銀行合作,將不動產登記前置查詢、權籍調查環節延伸至國有金融單位,由銀行提供無償幫辦、代辦、跑辦服務,創新實現安康市金融機構首家“一站式”免費綜合服務示范先例,實現不動產抵押登記與金融服務協同共享,充分利用金融機構周末上班和網點分布廣等特征,達到不動產登記前置環節周末幫辦不打烊、群眾就近辦理不動產登記全流程“零跑路”,實現將金融服務納入“一件事一次辦”事項基礎清單內和行政受理和代辦進銀行”的兩個首創。還和工商銀行安康分行、安康市財信擔保有限公司開通了“抵押登記進銀行”端口,實現了商業銀行等金融網點抵押辦理全覆蓋、市轄區通辦,網上辦理,有效提升金融風險防控能力,累計辦理抵押登記業務1254宗,共為企業和個人辦理融資2.74億元。
產權證書上門,全力攻克辦證“慢點”。通過EMS郵政快遞送證書上門、上小區的形式,今年以來,已送證上門1000余本,真正打通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實現了不出小區門,證書領到手,讓人們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