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新中國的搖籃。黨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是我們黨由弱變強、轉敗為勝的十三年;是毛澤東思想日益成熟、豐富發展的十三年;是延安精神孕育形成、發揚光大的十三年。延安時期,黨提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并寫入黨章,強調共產黨“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要求黨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形成了“只見公仆不見官”的生動局面。延安時期卓有成效的稅收機構建設和稅務工作實踐,為稅收事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紅色基因,是今天推進中國式稅收現代化的寶貴財富。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延安市稅務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回延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革命傳統和作風,大力弘揚延安精神,積極傳承紅色基因,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全市稅務系統全面推進“楓橋式”稅務局創建工作,持續探索“延安精神鑄稅魂,楓橋助力稅務藍”的新時代“楓橋經驗”延安稅務實踐,為形成新時代稅務版“楓橋經驗”提供了延安智慧、延安方案。
一、延安方案實現了延安精神與中國稅務精神的有機融合
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徹底的革命精神、是升華了的民族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領導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時代精神、是展示中國共產黨人形象的群體精神。它內涵豐富,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為靈魂,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精髓,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為本質,以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為特征。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稅務人接續奮斗,形成了“忠誠擔當、崇法守紀、興稅強國”的中國稅務精神,中國稅務精神同樣是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群體意識,是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的核心價值理念和行為準則。延安方案生動詮釋著延安精神和中國稅務精神,它以“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為民服務”“堅持崇法善治”“堅持延安特色”為基本原則,尤其強調紅色文化支撐,張思德品牌驅動,注重實戰、實用、實效,產生了“延安精神凝心鑄魂、政治統領把準方向、創先爭優追趕超越、黨建業務雙融雙促、三大基地激發活力、作風提升鍛造鐵軍”的積極成效,有力促進了稅收現代化,有效提升了稅務干部政治能力和業務水平。
二、延安方案實現了新時代“楓橋經驗”與稅務治理的有機統一
今年是毛澤東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珍惜、推廣、創新“楓橋經驗”20周年。新時代“楓橋經驗”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創造的預防調處化解社會矛盾卓有成效的治理方式,其精髓與形成于20世紀60年代的“楓橋經驗”一脈相承,萬變不離其宗,即“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在黨的領導下,充分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解決群眾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法治是現代社會治理的基本方式,在法治軌道上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是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題中之義。延安方案以納稅人、繳費人為中心,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涉稅爭議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奮力實現“治理更精準,服務更高效,納征更和諧”,兼顧了穩定與發展、統籌了治理與服務,為新時代“楓橋經驗”注入了具有稅務特色的新內涵,也為省、市開展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營商環境突破年、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三個年”活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延安方案實現了系統思維與共建共治共享的高度貫通
新時代“楓橋經驗”是多元治理主體有所分工而又齊心合力的杰作,也是堅持系統思維實現各類資源整合、各項舉措并舉、各種效能共彰的社會治理范本。延
安方案強調堅持系統觀念,遵循法治理念,運用法治方法,通過加強稅法宣傳、規范稅務執法、優化納稅服務、依法調解爭議,構建和諧征納關系,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實現共建共治共享,推進新時代基層稅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同時,確立了以“五大工程”為鮮明標識的主要任務,強調深入實施“黨建強基”提升工程、“依法治稅”鞏固工程、“咨調中心”建設工程、“涉稅調解”提質工程、“智慧稅務”保障工程,形成了新時代稅務版“楓橋經驗”延安實踐的頂層設計。特別是實現全市縣(市、區)級稅務機關(含稽查局、市局第一稅務分局、第二稅務分局)“張思德咨詢調解中心”全覆蓋,將涉稅爭議依法依規化解在基層,實現“楓橋式”稅務局與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紅色信念、賡續紅色血脈“三融合”,做到執法水平、服務能力、納稅人滿意度“三提升”。
四、延安方案實現了“咨詢”強預防與“調解”重化解的相輔相成
新時代“楓橋經驗”發展到今天,最鮮明的特色就是實現了自律和他律、剛性和柔性、治身和治心、人力和科技相統一。組織工作走在預測前、預測工作走在預防前、預防工作走在調解前、調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四前工作法”,是貫穿于新時代“楓橋經驗”發展、創新全過程的著名方法。這就說明,法治建設與社會治理,不僅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延安方案要求各縣肩負為國家收稅職責,踐行為人民服務理念,傳承和弘揚張思德為人民服務精神,建立“張思德咨詢調解中心”“張思德咨詢調解室”“張思德咨詢調解崗”,建立由公職律師、業務骨干、內外部法律顧問、法律背景人員等組成的“張思德咨詢調解團隊”,完整涵蓋矛盾風險由小到大的預防化解需求,便于對矛盾風險進行分類預防、分級化解,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爭議化解渠道。實踐中,各縣以張思德品牌為引領,以“稅務管家”為支撐,注重聯合內部、外部力量,積極發揮咨詢功能,從源頭預防矛盾風險及爭議的發生,“咨詢”與“調解”相互補充,目前已取得了顯著成效。
五、延安方案實現了市域“共性”與縣域“個性”的有效聯通
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煥發生機,并在全國基層社會治理實踐中脫穎而出,從社會治理的“試驗田”一舉成為體現制度優勢、中國智慧、中國經驗的“示范區”,其原因正在于長期堅持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基本格局,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一言以蔽之,重視基層智慧,崇尚因地制宜、與時俱進。延安方案既強調市級層面的統籌協調,也注重縣級的自主創造。各縣(市、區)在市局“四項原則”“五大工程”的統領下,結合實際銳意創新,精心打造一縣一品,涌現出一批優秀創新案例:寶塔稅務局培育紅色“楓尚”、打造黃色“楓景”、展現藍色“楓彩”,踐行“好好說話”行為模式,形成圣地寶塔稅務品牌;黃陵稅務局提倡“黨建引領踐忠心、分級分類要細心、傾聽意見有耐心、咨詢調解顯真心、協同服務很貼心、征納和諧更暖心”的“六心”服務,護航“楓橋式”稅務局創建;志丹稅務局強調“紅都稅務心向黨”,鍛造“五好”紅色咨調隊,實施溯源治稅紅橙黃“楓”景分類,實現“稅務+N”多部門協同;甘泉稅務局重磅聘請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樊九平擔任特約監督員和調解員,指導建立“九平式”涉稅糾紛調解室,受到群眾好評。
總之,延安市稅務局站穩人民立場,踐行黨的宗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弘揚延安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發揚中國稅務精神、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建成全國首家縱橫貫通、內外聯動的楓橋式稅務咨詢調解體系,提出了新時代稅務版“楓橋經驗”的延安方案,展現了以現代化助力服務“三個年”活動的延安新作為,譜寫了全面推進中國式稅收現代化的圣地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