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插一句,蘋果入庫也有黃金24小時,咱們的蘋果放到冷庫時已經‘老’了,保鮮不可能讓‘老漢’變成‘小伙子’……”在銅川市政協召開的助推蘋果產業發展座談會上,市政協委員、應邀參會的果業老專家爭相發言。
蘋果產業是銅川市農業首位產業,是富民增收的主導產業。6月19日至20日,銅川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部分委員深入各區縣蘋果種植區開展調查研究,逐一探訪苗木繁育、品種更新、生產倉儲、包裝銷售等種植生產環節,詳細了解全市蘋果產業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隨后,圍繞“關于加快推進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召開座談會,聽取市果業發展中心蘋果產業發展情況介紹,邀請果業發展老專家就蘋果產業發展提出意見建議。
“蘋果產業發展進入深度調整時期,銅川‘三新’建園模式走出了新路子,在技術改革浪潮中站在了蘋果產業的行業制高點。”老專家侯懷斌說,要持之以恒抓示范、抓培訓,助力銅川成為全國國產矮化蘋果第一市。
新砧木、新品種、新模式的“三新”建園模式,是以青砧為新砧木苗木,以秦脆、瑞雪、瑞香紅等為本土新優品種,以無支架寬行密植為新栽培模式,為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借鑒和樣板。今年2月,宜君縣“三新”建園模式被列為陜西省蘋果全產業鏈建設典型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三新”建園模式中的“新砧木”是銅川市10年前獨家引進并推廣應用的青砧。青砧被譽為蘋果矮化栽培的“中國根”,現已成為銅川蘋果產業的一張名片,青砧栽培的“銅川經驗”逐步成熟。
銅川市蘋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市政協委員和青山說,青砧作為銅川本土品牌,在做好宣傳推廣的同時,要樹立品牌自信,做到自產先自用。
據和青山介紹,銅川市將擴大青砧栽培先試先行優勢,進一步健全完善青砧配套栽培技術,擴大青砧種苗繁育規模,打造陜西乃至西北地區優質青砧種苗供應基地。
“疏果、疏花、套袋用工量大,‘省工管理’‘人工智能’可開發空間還很大,免套袋可試驗示范”“要建立健全收購體系,變地頭銷售為市場分級銷售”……委員們和老專家結合銅川實際情況,聚焦果園管理、銷售渠道、災害防御、品牌建設等要素,圍繞讓蘋果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果”“生態果”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
銅川市政協副主席馮艷莉說,要從苗木繁育體系的建設、生產模式的示范、后整理水平的提升、經營主體的培育、惠農政策的支持等方面,結合銅川市發展實際,長遠謀劃、凝聚合力、下足功夫,做大做強全市蘋果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