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至30日,“走進中國中西部,共促‘一帶一路’合作”外國在港領團和商界參訪團來延參訪。參訪團先后前往楊家嶺革命舊址,爬上延安寶塔山,深刻體悟延安精神,并聽取了延安市宣介,參訪了圣地河谷·金延安文化旅游產業園區和延安新區建設,深度了解延安高質量發展蓬勃活力,尋找合作機遇,共繪“一帶一路”美好愿景。
參訪團成員走進中央大禮堂舊址和中共中央辦公廳舊址,了解中共七大和延安文藝座談會的相關情況,在窯洞中感受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領導同志當年的工作和生活,緬懷中國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感悟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登上寶塔山,大家參觀了延安作為革命圣地的標志和象征——寶塔,了解延安城的光復、重建等歷史和近年來城區改造情況,俯瞰紅色圣地延安的新風貌。
“有人說要想真正了解現代中國,就必須要了解延安精神。如果我們想要了解中國及中國國際關系策略,作為外交官及外國商界人士,我們也應該了解延安精神。了解延安精神能夠幫助我們進一步與中國開展合作,落實‘一帶一路’倡議。”香港新加坡商會主席傅光燊說。
在延安市宣介晚宴上,參訪團詳細聽取了延安市石油化工、煤炭電力、能化裝備制造、新能源裝備制造、新材料和醫藥健康等6條工業產業鏈,蘋果、小雜糧、設施農業、畜牧業等4條農業產業鏈和文化旅游全產業鏈的發展情況及當前重點招引產業項目。參訪團還參訪了圣地河谷·金延安文化旅游產業園區,觀看了《延安十三年》大型紅色沉浸式歌舞劇演出,參訪了延安新區建設,感受紅色圣地的獨特魅力。
“對于許多國家來說,‘一帶一路’倡議提供的機遇是巨大的,延安市的宣介就讓我們看到,在延安有很大的發展合作機遇。”傅光燊說。
“近年來,卡塔爾和中國的關系取得了重大的發展,兩國戰略互信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參與到了卡塔爾的許多重大項目中。我們深信,卡塔爾和中國的雙邊關系會不斷邁向新臺階。”卡塔爾駐香港總領事館總領事阿里·薩阿德·穆罕默德·哈巴布·哈吉里說。
據介紹,此次參訪活動共匯集了外國駐港機構總領事或代表、外國在港商會主要負責人、跨國企業及金融機構高管、媒體代表等近70位嘉賓。參訪團成員先后深入河南、陜西兩省,通過系列會見、考察、參觀活動,領略內陸城市對外開放的蓬勃之勢,感受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澎湃動能,探尋中華民族“以和為貴”的道德觀和“協和萬邦”的國際觀,更加踴躍地參與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劉光源說,此次參訪行程體現了現代與傳統交融、經貿與文化并重的特點,內容豐富、亮點紛呈。團員們熱情高漲,收獲滿滿。大家的突出感受有四點:
一是“一帶一路”倡議惠在當下、功在千秋,已經成為造福世界的“發展帶”、惠及人類的“幸福路”,期待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世界發展注入更多機遇和動力。
二是中西部地區迎來發展風口、潛力無限。河南、陜西兩地高端制造、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的成功實踐,讓大家切實感受到了中西部地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動力”、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加速度”。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中西部地區優勢更加凸顯、潛能得以充分釋放,已成為吸引外資的“新高地”,活力亮眼、風光無限。
三是和平友好根植于中華民族的血脈。這次參訪文化元素貫穿全程。交融互鑒的絲路精神,和合共生的少林文化,開放包容的盛唐景象,讓外國朋友對中華民族“以和為貴”的道德觀和“協和萬邦”的國際觀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認識到這就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根源。團員們參訪延安革命圣地,追尋了中國共產黨艱苦奮斗的光輝歷程,探索了百年大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精神密碼。
四是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大有可為。參訪團一致認為,外國在港商界立足香港,深耕內地,優勢得天獨厚,本身也是“一帶一路”的參與者、受益者。香港已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外國在港商界可以更好發揮投融資等方面所長,和內地企業進一步深化合作,共享開放機遇和發展紅利,攜手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