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充分利用優越的生態資源和文川古道文化,盤活閑置資源資產,將一片河灘地打造成‘棧道漁村’,讓村民吃上了‘旅游飯’。”6月25日,留壩縣武關驛鎮黨委書記方毅君說,河口村每年接待游客7萬余人次,旅游產業營業收入超過100萬元,每年村集體保底分紅15萬元,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
2021年,漢中在全省實現“兩山資源公司”縣區全覆蓋,開展生態資源資產調查收儲、確權登記、價值評估、市場交易等業務,給“綠水青山”貼上價簽,加快生態產品轉化力度。同時,成立了漢中生態產品技術創新研究院,在留壩縣成立了漢中市“兩山”轉化培訓中心,為全市“兩山”轉化、文旅產業、綠色食藥產業,提供生態價值轉化人才培養。
“我們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縣、鎮兩山資源公司。目前,公司共摸排登記資源資產4357處,整合‘資源包’180個,其中村集體資源資產占比超過80%。兩山資源公司簽約項目22個,到位資金21.2億元。”留壩縣發改局局長謝建斌說。
據介紹,留壩縣實施旅游“一業突破”戰略,精心打造張良廟、紫柏山、棧道漂流三大核心景區,形成了生態資源有效轉化的成功路徑。2022年,全縣共接待游客524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28.17億元。
“目前,我們開發樓房溝精品民宿13座,累計實現經濟收益950余萬元,村集體累計分成282萬元,吸納當地40余名群眾務工,全體村民分紅64.8萬元,戶均增收4600元,每年還可帶動土特產銷售20余萬元。”紫柏街道小留壩村黨支部書記夏道華告訴記者,將農戶“一戶多宅”的房屋和閑置土地收歸村集體,與隱居鄉里團隊合作打造樓房溝精品民宿,項目由小留壩村合作社負責建設,建成的民宿產權歸小留壩村集體所有。
略陽縣立足資源稟賦,推廣天麻有性繁殖技術,開創了天麻有性繁殖大規模發展的先河,奠定了略陽天麻技術研究和種植的全國領先地位。目前,略陽天麻地存2.5萬畝,年產鮮天麻5000余噸、種麻1000余噸,是全國重要的天麻產業基地。
在略陽縣綠色食藥科技產業園,新落成的華夏天麻城,集產品展示、創新孵化、科普研發、大數據交易于一體的全國綠色食藥研發交流中心,略陽烏雞、杜仲、天麻、黃精、林麝5個研究院已經成功入駐,這是略陽縣走綠色循環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
近年來,漢中市聚焦“綠色循環·漢風古韻”戰略定位,不斷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把“美麗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探索打造美麗中國“漢中樣板”。同時,漢中市榮獲“2022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優秀城市”,留壩縣、佛坪縣、寧強縣躋身國家“兩山”實踐創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