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西藏日喀則研學旅游團一大早就來到楊凌智慧農業示范園、揉谷鎮田西村和五泉鎮王上村等地,感受農科城魅力,領略現代農業的風采。
“我們王上村,主要向大家展示的是楊凌鄉村振興的經驗和模式,這里有濃厚文化和旅游資源,也展示了科舉制度的興衰……”在王上村,工作人員向前來參觀的游客介紹著這里的情況。
“我們團剛從田西村過來,在那里實地感受了鄉村農文旅相結合的產業發展模式,品嘗了楊凌的美食。大家都反饋學到了很多現代農業發展的知識,讓人眼前一亮,心情很舒暢。”隨團導游告訴記者。
“西藏日喀則研學旅游團已經是第五波旅游團了,近一段時間,前前后后吸引了青海、內蒙、甘肅等地500多人在楊凌旅游,吃、住都在楊凌,后面還有7波團體,預計下來近千人。”楊陵區文化和旅游體育局副局長白躍飛說。
楊凌有雄厚的農科教資源、有特色美食、有優質的研學內容,然而,多年來楊凌旅游市場一直面臨著“有景點、無景區、有游客、無產業”的困境,晚上留不住人、景點留不下人,游客看了就走,長期以來給楊凌帶來不了經濟收入,旅游市場發展緩慢。
如何將楊凌的資源優勢和農文旅相結合?近年來,楊凌立足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緊緊圍繞資源、游客、服務三大要素推進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近期,楊凌示范區、楊陵區兩級文旅部門主動出擊,加強與西安環亞國際旅行社等多家旅游團體對接,先后向全國推薦了“農耕文化游”“摩登農業游”“花漾原野游”等五大主題10條精品旅游線路和20家農科研學基地,精心策劃打造農耕文化體驗游、鄉村振興體驗游2條非遺精品旅游線路,聚合行業各類平臺資源和優勢,持續打造楊凌全域旅游新模式。
“主動走出去,與各大旅游公司和旅行社合作,讓更多的旅游團能吃住游都在楊凌,一方面給全區旅游行業帶來了收入,更主要的是向全國各地的游客輸出了楊凌發展現代農業的新技術、新模式和新路徑,更大范圍的提升了楊凌的影響力。”楊陵區文化和旅游體育局局長張藝軍說道。
3月份以來,借力2023楊凌農科城馬拉松賽策劃舉辦首屆馬拉松旅游節、2023楊凌農科城馬拉松蘸水面大賽暨品鑒活動、楊凌2023年科技油菜花旅游季系列活動,大力推動農文體旅融合發展;動員奧達等研學基地以及慕溪莊園、花溪莊園等特色農莊推出帳篷露營、圍爐煮茶、芳香療愈等特色旅游產品;“五一”期間,推出“繽紛五一·樂游楊凌”系列鄉村十大文化活動……
經過文旅活動密集推動,區內20余家特色農莊、景區景點、酒店等行業單位均實現收入增長,楊凌的旅游核心吸引力更加強勁。
據統計,楊凌示范區2023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264.9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4.27億元。較2019年上半年接待游客數同比增長15.2%,旅游綜合收入同比增長36%。
“我們以農文旅融合發展為主線,大力發展全域旅游事業,積極推動旅游產品全域布局、旅游要素全域配置、旅游設施全域優化、旅游產業全域覆蓋,旅游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旅游市場活力得到釋放,文旅產品供給更加多樣化,品牌影響力得到大幅提升,整個旅游市場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楊凌示范區文化和旅游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說道。
文化旅游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更是促進一二三產有效融合的有力抓手。今年,楊凌文旅將結合全省“三個年”活動,圍繞自駕游、露營游、鄉村游等旅游新興業態,加大公共旅游服務配套設施建設,不斷優化升級精品旅游線路,豐富旅游產品類型,擴大旅游消費場景,提升旅游服務品質。大力實施“旅游+”戰略,支持促進研學旅游、體育旅游、夜間旅游等多樣化旅游業態多面開花,高質量、高效率推進全域旅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