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寶塔區南關小學創建于清光緒27年(1901年),是一所名副其實的百年老校。學校位于南關正街,現有兩個校區,總占地13122平方米,總建筑面積7660平方米,包括少隊部、圖書室、美術室、微機室、衛生室、科學探究室、心理咨詢室、體育器材室、少兒電視臺、多功能教室等在內的一部十八室。學校共設3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575人,教職工86人,本科以上學歷達99%。
南關小學一直秉承“愛潤童年 奠基未來”的辦學理念,堅持立德樹人的總體教育目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以“植根愛的種子,打造幸福人生”為核心教育途徑,圍繞教育的“高度、厚度、深度、溫度”四個維度開展教學,倡導潤澤教育,努力營造“團結、博愛、嚴謹、創新”的校風,“厚德、博學、善導、和諧”的教風和“勤奮、文明、健美、善思”的學風,以辦“有兒童情懷,懷教育內涵,享師生幸福”的學校為辦學愿景,逐步形成“愛潤文化引領,多彩活動育人”的辦學特色,努力實現學校內涵式發展。
黨建引領樹品牌
近年來,該校黨支部堅持以標桿式黨建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用延安精神教書育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著力打造全區“清廉學校”示范校品牌,努力培育時代新人。
一是強化組織建設,補足“思想之鈣”。學校黨支部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契機,對照黨支部標準化建設指標,認真落實“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黨員承諾評議”、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等組織制度,以組織工作正規化建設強化教師隊伍政治意識,做到感黨恩、念黨情,聽黨話、跟黨走。
二是嚴抓黨員管理,提高“政治三力”。學校堅持從嚴管黨,著力加強黨員管理,把黨員教育與日常管理有機結合,全面推行“黨員積分制”,通過開展“主題黨日”等活動延伸至每名教師,通過黨員之間橫向對比,教師個人縱向比較,促進黨員作用發揮,倒逼教師能力生成,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誦讀《盛世中國》
三是突出黨建引領,打造“南小品牌”。南關小學黨總支一直堅持典型引路,黨員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爭做領頭雁。通過紅色主題課程開發,激發育人活力,建設充滿活力的學校,打造充滿活力的教師,創設充滿活力的課堂,培養充滿活力的學生,促進南小學子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實現黨建引領與學校品牌建設同頻共振。
師資建設提質量
學校發展的關鍵在教師,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南關小學堅持以常規管理為基的基本原則,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以課堂教學為要的中心任務,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一是嚴格常規管理,狠抓教學秩序。學校嚴格按照課程標準、課時計劃和教學內容,開齊課程、開足課時。教學常規管理規范,教師備課認真、細致,教案齊全、規范。教師對學生作業的批改及時、認真。學校定期對教師備課及作業批改情況進行全面地檢查,細致地記錄,做到日有檢查講評、月有檢查通報、季有檢查評比、年有檢查總結,發現問題及時給予糾正。
二是注重科研教研,促進優質課堂。根據學科特征區分語、數、英、術四個教研組,每月開展“專家講座、名師課例、專題研討”等主題教研活動,每單元組織一次研討交流,重點研討本單元單元主題及重點課文的講授,討論制定本單元內容的作業,以科研促教研,借助科研提升學科活動檔次,提高教育質量與效率,進一步實現優質課堂教學。
三是突出提質增效,實施精準施教。在“雙減”背景下,學校提出了“324”的工作思路:即“優化服務 減輕負擔 提高質量”的三個落實目標;堅持“減負”和“提質”兩手齊抓的工作方法;強化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水平、提高作業管理水平、提高課后服務水平、提高家校共育水平的四個提高水平,堅持以“五課、四微、三平臺”為抓手,多措并舉、精準施教,不斷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助力“雙減”落地有聲。
紅色文化強底蘊
校園是學生身心成長的重要場所,也是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渠道。南關小學依托圣地延安獨特的歷史和地域資源,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民族精神,全面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學校發展層次,構筑了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紅色校園文化。
一是依托紅色活動,奏響校園紅色文化主旋律。南關小學打破傳統的課間操形式,把腰鼓、秧歌等具有陜北特色的文化活動進行大融合,開展“活力大課間”活動,以跑操、腰鼓、秧歌等活動組合為主要方式,讓學生人人參與、全程參與,讓學生整體素質得到很大提升,也更好的傳承了家鄉文化。學校每學期組織“小小講解員”社團的學生去西北局紀念館為外地游客義務宣講并表演,宣傳陜北獨特的紅色文化,這些社團已經成為了繼承和發揚延安紅色傳統,奏響校園紅色旋律的重要載體。
二是打造紅色品牌,描繪校園紅色文化主色調。為進一步形成系統完善的學校紅色教育文化,學校深入開展了學校紅色文化教育品牌“五個一”活動,編撰了紅色教育德育校本教材,豐富學校紅色文化內涵,凝聚正能量。孩子們通過講述紅色故事、學唱紅色歌曲、觀看紅色影片、開展紅色研學實踐活動、組織紅色隊會等系列主題活動,不僅啟迪了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教育引導了廣大青少年認清自己的“根”和“魂”,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紅色故事活動剪彩
研學活動剪彩
三是開發紅色資源,研究紅色校園文化主課題。現在,紅色文化已經成為南關小學的主流文化。學校依托圣地延安獨特的紅色資源建立了中共中央西北局紀念館、王家坪紀念館、楊家嶺舊址、棗園革命舊址等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并組織師生定期參觀學習,進行校外實踐課,近幾年來,直接參與校外實踐已達2000人次。實踐返校后,以各種形式開展紅色主題教育活動,讓紅色教育植根于每位師生心中。此外,學校還成立了“借助延安精神開展體驗式德育教育課題研究”的課題組,積極開發紅色資源,將校內校外實踐活動成果和收獲進行研究和推廣。
典型培塑開新篇
學校堅持德育為首,制定“一個核心、四個維度、三個載體”的德育工作體系,以學生為主體,用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推進人才培養,樹立典型、引領師生。
一是評選校園明星好榜樣。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尤為重要。樹典型、立榜樣,學校每月評選“博學”、共同“文明”、“紀律”、“誠信”、“勞動”五星少年,先后有1000多人次被表彰。實行五星少年長期評選制度是學校創新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評選樹立先進典型,讓未成年人學有榜樣、行有楷模,這也成為了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二是培養骨干學科帶頭人。經過幾年的努力,南關小學的三級三類骨干教師數量不斷增加。學?,F有省市級教學能手11人,區級骨干教師16人。在骨干教師的引領、帶動、輻射下,南關小學的教師隊伍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升,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三是創建教育教學示范校。學校通過樹立黨建品牌、建設教師隊伍、創新育人方式、推進教學改革等多措并舉的方法開啟學生才智。一切以培養好學生為出發點,尊重學生,善待學生,把愛的雨露灑向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在愛的陽光下幸福成長。先后榮獲“愛國基礎教育全國示范學校”、“陜西省法制文化教育示范學校”、“陜西省素質教育暨質量提升優秀學校”、“陜西省文明校園”、“陜西省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等榮譽稱號。
南關小學,這所有著百年文化積淀的學校,正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中奮楫篤行,重新綻放新的姿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