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渭南市華州區高塘鎮南堡村坐落于秦嶺腳下。1928年5月,震驚西北的渭華起義在這里爆發,點燃了中國共產黨北方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為后來陜甘根據地成功創建積累了經驗。渭華起義已經過去近百年,但渭華起義革命精神一直深植于南堡村這片熱土,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這眼泉水是我們南堡村流淌了300余年的古泉,當年渭華起義革命先輩們正是飲用了這眼泉水與國民黨反動派展開了英勇的斗爭。”華州區委辦派駐高塘鎮南堡村第一書記賈思銘說道。
渭華起義給陜西地區國民黨反動統治勢力以沉重打擊,起義軍民團結奮戰,英勇斗爭,敢于犧牲,充分展示了渭華人民的英雄氣概,而這種精神,也扎根于南堡村這片熱土,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我們現在所走的這條步道呢就是我們南堡村紅色歷史步道,在這個步道上記載了1921年到1949年發生在南堡村的革命斗爭事件。來我們南堡村觀摩學習的人,我們都會邀請他到我們紅色歷史步道上走一走,了解南堡村的紅色革命事件,感悟革命先輩們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華州區委辦派駐高塘鎮南堡村第一書記賈思銘說道。
近年來,南堡村還大力發展“庭院經濟”,以前群眾戶戶門口柴堆,草堆高高壘起,經過整治打造以后,現在變成了村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南堡村的‘庭院經濟’在實施初期群眾的顧慮也是很多的,害怕自己家里門口的地方變少了、變小了。我們村的黨支部書記吉望,他第一個帶頭拆掉自家的圍墻,群眾看到后也漸漸打消了顧慮。”華州區委辦派駐高塘鎮南堡村第一書記賈思銘說道。
“道路也修得好,車輛也暢通了,家園也搞得好了,門口還能種一些菜,常年都有菜吃。”華州區高塘鎮南堡村村民王進來高興地說。
“在2022年的時候,我們南堡村投入72萬元建成了1800平的紅色生態農家樂,南堡印象,同時我們結合周邊柿子林竹林風景林等等發展鄉村旅游產業,讓南堡村駛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快車道。”華州區委辦派駐高塘鎮南堡村第一書記賈思銘表示。
“生意還不錯,我們的工作人員基本上都是村子里面的,目前有20來人。”華州區高塘鎮南堡村南堡印象負責人同華麗說。
“一個月有2千塊錢的穩定收入,既解決了家里的經濟問題,又能照顧家庭。”華州區高塘鎮南堡村村民李花說。
近年來,南堡村依托渭華起義紀念館紅色資源,采取“黨支部+”模式,發展紅色餐飲、紅色教育、紅色觀光、綠色手工農產品,開發了南堡紅色印象農家樂、南堡竹編、南堡面花、南堡研學等特色產業,目前村集體年收益達30萬元以上,切實讓紅色組織振興村莊建設成果轉化為經濟成果。
“我們下一步將南堡竹林開發與打造,匯聚觀光、旅游、餐飲、休閑為一體的集體經濟大力發展,幫助群眾增收致富。”華州區高塘鎮南堡村黨支部書記吉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