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1.7萬畝、產量400.4萬噸,產量和面積均占陜西的三分之一、全國的九分之一、世界的二十分之一。102個企業(合作社)+果農聯結體,涉及果農13660余戶,帶動10.5萬畝生產基地。延安全市農民經營性收入超過六成來自蘋果。這串數字,蘊含著老區人民鄉村振興的密碼。
“藍稅務”牽掛“紅蘋果”。在調研、分析、論證的基礎上,延安市稅務局制定“稅十條”,助力延安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
“稅十條”涵蓋“黨建引領”“管家服務”“稅惠賦能”“銀稅互動”“部門協作”五大領域,包括主動落實稅收政策、用好稅務管家制度、發票申領分級分類、用足自產免稅政策、建立新型農業主體、促進土地資源供應、落實留抵退稅政策、助力企業出口退稅、擴大小額貸款規模、實現部門信息共享十項具體舉措。此外還對蘋果經營企業建立“稅務管家”工作新模式,落實好稅收減免、留抵退稅、出口退稅等稅收政策,充分發揮“張思德志愿服務隊”在服務宣傳上、政策落實上的排頭兵作用。通過強化“銀稅互動”服務機制,切實增強蘋果企業融資能力,積極落實新舉措助農賦能,實現稅收護航為產業增色,稅收減負促種植增收,延鏈強鏈補鏈,為蘋果產業注入源源不斷的“稅動力”,為延安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稅務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