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非洲國家旱地玉米栽培技術培訓班學員,走進楊凌良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展玉米高產新品種選育、旱地玉米栽培技術現場觀摩學習。
公司展廳里的鐵桿玉米新品種,引起了尼日利亞的學員桑代的濃厚興趣。
桑代·埃及洛戈·奧古斯丁說:“中國的農業讓人驚嘆。我看到了不同的種子、不同的技術,很希望能夠把這些種子帶回我們國家去實驗種植。”
非洲國家旱地玉米栽培技術培訓班學員走進楊凌良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展觀摩學習
與桑代一樣,當看到玉米實驗大田里,使用智能水肥灌溉系統進行管理,這讓來自萊索托的學員林佛,驚嘆不已。
林佛·朱迪思·拉曼耶卡說:“在我們國家,用的是人力種植方式,中國用機械化、現代化的方式,讓人很震撼。如果用到我們國家,玉米一定能增產不少,能減少從其他國家進口玉米的壓力。”
作為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實訓基地之一,楊凌良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打造“育繁推一體化”企業為目標,圍繞小麥、玉米等新品種選育、研發、市場推廣等領域開展科研攻關,承擔陜西省“噸半田”技術示范項目,成功選育良科2128、良科808、良科1008等宜機收玉米新品種,為服務旱區種業硅谷、上合農業國際交流合作等領域作出了積極貢獻。
楊凌良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協良說:“我們每年都列入了3~5個試驗項目和研究課題,比如說節水耐旱課題是針對非洲的,穩產抗逆的課題是針對中亞的,我們將逐年逐步地發展科研成果,做好儲備、做好宣傳、做好教育。”
近年來,楊凌圍繞旱區農業發展,先后建成中烏、中哈、中吉等10個農業科技創新園和產業示范園,在海內外布局建設了20個集“產學研用”于一體的農業技術實訓基地,涉及設施農業、果蔬栽培、糧食育種、食用菌栽培、畜牧養殖等多個領域,楊凌良種和配套栽培技術走出國門,110多個農作物優良品種和栽培技術集成示范,海外推廣輻射面積3000多萬畝,為上合組織國家現代農業發展提供示范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