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渭南報道(記者 李文斌)7月25日,渭南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2023年上半年高質量項目建設新聞發布會,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市項目建設服務中心主任張宏升就全市2023年上半年高質量項目建設的有關情況進行了發布。
本報記者 李文斌攝
張宏升介紹到,高質量項目推進活動在渭南達到了思想高度統一、上下齊心協力、推進如火如荼。今年已組織全市項目集中開工活動6次,開工項目349個,總投資61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48億元。與此同時,堅持“月排查、月研判、月調度、月通報、月督導”機制,建立項目任務清單、問題清單、要素保障清單“三個清單”,加大項目推進力度,強化日常調度管理。
積極開通省市級重點項目土地和環評審批“綠色通道”,加大項目要素保障力度。深化政銀企合作,加速破解項目建設資金難題,召開全市銀企合作重點項目簽約對接會,促成18家銀行機構與42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授信金額近200億元。
聚焦招商提質量。加強與世界500強企業、國內500強企業和省內100強企業的對接爭取,積極招引創新能力強、投資規模大、產業層次高的旗艦型產業項目,努力實現項目接續有力,為高質量發展積蓄強勁動能。1-5月全市招商引資實現到位資金519.87億元,增長16.97%。
目前全市共策劃重大項目350個,估算總投資1757.7億元;儲備項目1402個,估算投資2712.3億元。通過公開招標的形式,委托咨詢機構開展產業發展調研和項目謀劃,并邀請西安交大、西工大等高校、企業的專家學者逐一對謀劃項目進行提升和完善。
上半年,全市500個市級重點建設項目開復工458個,開復工率為91.6%,其中新建項目開工216個,開工率為84%;累計完成投資675.6億元,占年度計劃的56.3%,實現投資超序時進度6.3個百分點。渭南中心城區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渭南高新區電子商城運營中心、大唐大荔200兆瓦農光互補發電等一批項目竣工或投產。
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1%,增速位居全省上半區,在當前投資總體不足的情況下,保持了穩定增長,完成投資超出預期目標。其中,全市工業投資增長13.1%、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10.2%,分別拉動全部投資3.5、2.5個百分點,全市固投結構更加優化。
上半年,共爭取政策性資金101.89億元。其中,爭取中省預算內投資項目68個、已下達資金8.77億元;發行政府專項債券項目67個、發行額度40.26億元;盤活存量資產項目11個,獲得政策性銀行支持貸款52.86億元。這些政策性資金為全市高質量項目建設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張宏升說,下一步,要以“三個年”活動為統攬,按照全省高質量項目建設工作會議安排,持續深化實施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奮力追趕、爭先進位,打好抓招商上項目擴投資增動能主動仗,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進高質量發展。
張宏升還介紹了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是落實省上關于加快構建“謀劃一批、儲備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即“四個一批”)項目動態管理機制的重要抓手,其目的就是更精準、更細致推進項目建設,更有利于推動高質量發展。
具體操作中,就是開發一個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平臺,按照項目推進的階段,將項目分為謀劃項目、儲備項目、開工(在建)項目、投產項目四個階段,分別提供不同的管理和服務內容、標準,實行全生命周期動態管理。平臺從項目的招商、謀劃、要素保障、達產達效、績效評估等流程,分別明確對應的工作部門負責落實。
平臺將建立包括項目審批、用地、用林、環評、節能審查、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等并聯審查、告知承諾、容缺受理的綠色服務通道在內的一整套機制,確保項目要素保障落到實處;平臺還將建立調度分析、聯系包抓、會診會商、督導問效、考核激勵等工作機制,以確保各項服務舉措落到實處。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平臺將對項目從謀劃到開工建設直至最后的達產達效提供優質服務和要素保障,建立了一個全方位呵護、全要素保障、全過程推動的服務體系,某種程度上相當于是聘請了一位項目建設的“金牌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