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記者從渭南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半年,渭南全市500個市級重點建設項目開復工458個,開復工率為91.6%,其中新建項目開工216個,開工率為84%;累計完成投資675.6億元,占年度計劃的56.3%,實現投資超序時進度6.3個百分點。渭南中心城區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渭南高新區電子商城運營中心、大唐大荔200兆瓦農光互補發電等一批項目竣工或投產。1-5月渭南全市招商引資實現到位資金519.87億元,增長16.97%。
今年來,渭南市縣發改部門認真研究中省穩投資政策,緊盯中省資金支持領域和方向,精心組織政策培訓解讀,精準謀劃儲備和篩選申報項目,全力以赴爭取中省各類政策性資金,取得突出成績。上半年,共爭取政策性資金101.89億元。其中,爭取中省預算內投資項目68個、已下達資金8.77億元;發行政府專項債券項目67個、發行額度40.26億元;盤活存量資產項目11個,獲得政策性銀行支持貸款52.86億元。這些政策性資金為全市高質量項目建設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下一步,渭南市將繼續按照“三個年”行動的總體部署和安排,健全各級各部門高質量項目推進年工作專班,落實主體責任、細化任務目標,探索建立重大項目推進問題協調解決長效機制,確保推進年活動取得實效;堅持“一月一開工、一縣一主場、一月一觀摩”機制,學習借鑒其他地市先進經驗,建好用好“四個一批”項目動態管理機制,推動重點項目管理節點化、清單化、顆粒化,解決好職能部門之間信息不夠對稱、銜接不夠順暢、跟進不夠及時等問題。按照“平臺數字化、服務便利化、審批集成化、要素集約化”的要求,加強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續提升高質量項目建設成效,切實推動更多項目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確保所有省市級重點建設項目9月底前全部開工。著力提高要素保障效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狠抓項目落地、政策落實、服務落細,讓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成為渭南的鮮明標識。同時,進一步強化投行思維、鏈式思維、閉環思維,推廣用好以商引商、專業招商、團隊招商新模式,繼續堅持并完善14個產業招商小組工作機制,在服務渠道、工作方法上善創新、巧作為,努力走出一條產業招商的新路子。積極推動優勢要素資源向核心競爭力強的國家級、省級高新區開發區集聚、向引領帶動力強的省市重大項目靠攏,積極推廣渭南高新區等招商引資小分隊等做法,對接秦創原等創新生態平臺和技術研發優勢明顯的高水平人才的定向招引,不斷提高招商引資的質量和水平。
除此之外,記者還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渭南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1%,增速位居全省上半區,在當前投資總體不足的情況下,保持了穩定增長,完成投資超出預期目標。其中,全市工業投資增長13.1%、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10.2%,分別拉動全部投資3.5、2.5個百分點,全市固投結構更加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