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證監會官網更新的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包括陳維新、張兆陽、朱瑞、李衛衛、朱一棟在內的5名80后,曾控制115個證券賬戶操縱“鳳形股份”股價,最終累計虧損3.04億元。5人也都遭到了處罰。
據了解,這起案件的起因是鳳形股份一筆定增收購項目。陳維新曾作為“鳳形股份”副董事長、總經理,負責該項目的實際運作。由于當時“鳳形股份”股價低于發行價,為了確保非公開發行順利實施,陳維新與張兆陽等人合謀維護股價。他們先后找到朱瑞、李衛衛、朱一棟等人參與操縱市場,采取利用資金優勢、持股優勢,連續買賣“鳳形股份”,在實際控制的賬戶之間交易“鳳形股份”,不以成交為目的的頻繁或大額申報、撤單等手段影響股票交易價格和交易量。
值得注意的是,李衛衛、朱一棟已經成為監管部門處罰名單上的“常客”,其中李衛衛早年在期貨公司營業部工作,對外號稱“華北第一操盤手”,朱一棟則曾任大連電瓷的董事長。兩人此前就上演過聯手操縱“大連電瓷”卻巨虧5.51億元的尷尬戲碼。李衛衛因此被證監會處以200萬元罰款,終身禁入證券市場。朱一棟則因非法集資超500億元數罪并罰被判處無期徒刑。
今年1月,李衛衛又被監管部門查出控制92個證券賬戶交易“匯金通”股票,實際盈利約2070.28萬元,其交易行為構成市場操縱。證監會決定對其“沒一罰一”,合計罰沒4140余萬。
5個80后合謀操縱市場
監管部門調查顯示,本次行政處罰涉及的5人均為80后,其中年齡最大的為朱一棟,1982年出生;最小的為張兆陽、朱瑞,均為1989年出生,陳維新、李衛衛則為1986年出生。
根據證監會的調查,2017年10月9日至2018年2月28日,當事人控制使用“高某”等115個證券賬戶(簡稱“賬戶組”),采取不以成交為目的的頻繁或大額申報、撤單等手段操縱、影響“鳳形股份”的交易價格和交易量,導致“鳳形股份”股價大幅偏離同期中小板綜指。截至2018年2月28日,賬戶組累計虧損3.04億元。
操縱期間,賬戶組單日買入數量占全市場成交數量比超20%的交易日有31天,峰值達到55.32%;賣出數量占全市場成交數量比超20%的交易日有23天,峰值達到73.62%。賬戶組資金投入量峰值達2.25億元,總買入成交金額為21.56億元,總賣出成交金額為18.80億元。賬戶組具備明顯的資金優勢和持股優勢。
操縱期間,賬戶組利用資金優勢、持股優勢,連續買賣“鳳形股份”,并且存在盤中拉抬、尾市拉抬股價的行為。以“盤中30分鐘內漲幅超過2%,買入占比超過30%”為標準,賬戶組共發生22次盤中大幅拉抬股價行為,平均拉抬幅度為4.11%,最高拉抬幅度為9.15%,并多次存在拉抬后反向賣出行為。以“尾盤15分鐘內漲幅超過2%,買入占比超過30%”為標準,賬戶組共發生3次尾市拉抬股價行為,尾市階段平均拉抬幅度為3.19%。
此外,操縱期間,賬戶組存在大量反向交易、對倒交易行為。賬戶組在參與交易的89個交易日中,57個交易日內存在反向交易,合計反向交易2897.85萬股,日內賬戶組反向交易量占賬戶組成交量的比例最高為43.23%,平均10.51%;44個交易日存在對倒交易,平均對倒比重為5.03%,其中7個交易日對倒比重超過10%,2018年1月11日對倒比重達到最高25.37%。
同時,操縱期間,以“時段內賬戶組申買量占全市場比例20%以上且賬戶組申買對應撤單量占賬戶組申買量比例20%以上”為標準,合計有3個交易日存在虛假申報情況,主要手法是虛假申報買單,誘導其他投資者買入后出貨。
根據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依據2005年《證券法》第二百零三條的規定,證監會決定對陳維新、張兆陽、朱瑞、李衛衛、朱一棟處以300萬元罰款。其中,對陳維新處以80萬元罰款,對李衛衛、朱一棟分別處以70萬元罰款,對張兆陽、朱瑞分別處以40萬元罰款。
證監會表示,將繼續加大對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維護證券市場的公開、公平、公正和良好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