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安康2023年優化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獲悉,截至7月底,安康市新登記各類經營主體1.82萬戶,實有經營主體28.61萬戶,同比增長8.07%。一季度非公經濟增加值168.37億元,占GDP比重達60.4%,保持全省領先。
工業發展關系一地的經濟和民生,工信局作為直接服務企業的重要部門之一,據安康市工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安康在持續抓好各類助企紓困政策落地見效的基礎上,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大力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印發了《安康市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措施》涉及5個方面15條具體內容,突出扶持精準性、可操作性,體現政策最優原則,回應民營和中小企業所需所盼。聚焦市場、法治、融資、創新、政策5大發展環境18條具體內容,印發了《2022年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反饋問題整改提升方案》,針對具體問題,逐條制定整改措施,以更大的財政扶持力度、金融支持力度、企業減負力度、權益保護力度和行政服務力度,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同時,多次組織政企座談,收集企業困難問題92個辦結75個。落實全市千名領導干部全覆蓋包抓“五上”企業、部門包抓重點工業企業和重點科技型企業等包聯機制,聚焦重點企業、龍頭企業、鏈主企業和廣大中小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面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一對一”開展惠企紓困幫扶,梳理問題清單,實行臺賬管理,定向交辦督辦,定期通報進展,倒逼問題解決,千方百計為企業紓困解難。
全市省級重點建設工業集中區累計投資1108.7億元,累計建成標準化廠房超500萬平方米,入駐中小企業2574家。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建成標準化工業廠房30.5萬平方米,新增千萬元入園企業62戶,“一企一策”全力保障民營企業重點項目建設,持續實施入園企業廠房租金“一年免、兩年減、三年租”優惠政策,加快中小企業孵化效率。堅持創新驅動,推動民營企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引導民營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實施工業技改項目72個、竣工33個,完成工業技改投資12億元,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