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8月獲批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以來,西安市將服務貿易作為推動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重點工作,納入全市“6+5+6+1”現代產業體系,明確提出做大5G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與云計算等五大新興產業,做優軟件和信息服務、研發設計、檢驗檢測認證等六大生產性服務業,推動貿產一體化發展。
資源共享、交易集約化、品牌效應、輻射面廣等是產業集聚的魅力所在,大中小企業良性互動、協同發展的產業集群體系將源源不斷地釋放競爭活力。
基于此,結合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相關要求,西安按照“大項目支撐、龍頭企業引領”思路,聚焦研發及區域總部、金融機構、科技園區等抓招商推項目,開展“西安市服務業聚集區”創建工作。
截至目前,西安市服務業聚集區數量已達到54個,涵蓋金融基金、創意設計、文化旅游、健康養生、歷史文化、檢驗檢測、影視互聯網、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
西安國際港務區依托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電子商務產業聚集區。伴隨區內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中歐班列長安號跨境電商全國集結中心建設的加速推進,目前園區累計落戶外貿企業360余家、物流企業300余家、電商企業1200余家。
當下,數字經濟正逐漸成為重塑資源要素、重新定義競爭格局的關鍵動力。西安鼓勵全市54個服務業聚集區深化數字技術應用,用數字技術賦能貿易全流程,強化引領服務貿易數字化轉型升級,培育服貿競爭新優勢。
今年5月,地理信息服務“最強大腦”——陜西省地理空間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在西安正式上線,西安國家地理信息服務出口基地“如虎添翼”。西安市商務局副局長麻曉勤表示,西安已經形成了火箭衛星制造發射、航天器測運控、地理信息數據采集、大數據應用、行業智慧化服務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有了地理空間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這個“最強大腦”,結合正在積極籌建的地理信息國際合作聯盟,未來合作聯盟+數據平臺將會釋放“1+1>2”的倍增效應。除國家地理信息服務出口基地外,西安結合產業特色和優勢,還成功申報獲批文化、中醫藥、人力資源等多個國家級特色服務出口基地。目前,西安擁有西安軟件園、灃東自貿服貿產業園2個省級服務貿易示范園區及18家省級服務貿易示范企業,并認定數字貿易、高端裝備制造等7個市級服務貿易特色出口基地、1個服務貿易國際合作園區和20家市級服務貿易重點企業,示范引領帶動作用進一步凸顯,西安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成果不斷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