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內部職責間距,拆除部門協作藩籬。我院將運用數字賦能,依托品牌化打造、項目化推進,強化履職方式和監督方式的互通互聯、集成運用,扎實促進一體化辦案。”近日,陜西省西安市檢察院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該院為提升工作質效構建的“一平臺十中心”。
今年2月,西安市檢察院在全市檢察長會議上提出建設“一平臺十中心”。“一平臺”,即數字檢察綜合平臺;“十中心”,包含維護國家安全協同作戰中心、職務犯罪一體化檢察辦案中心、民事行政檢察一體化監督協同中心、秦創原知識產權檢察保護中心等。
在數字檢察綜合平臺建設中,該院提出“業務主導、數據整合、技術支撐、重在應用”的數字檢察工作理念,與西安市大數據資源管理局共同出臺政務與檢察服務融合聯動機制實施辦法,與西安市社會治理綜合指揮信息平臺聯網對接,迅速形成一個數據池、一個大數據模型庫,并應用云計算、人工智能、衛星遙感等技術陸續開發出20多個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軟件。該平臺既關注檢察監督的重點、熱點,也關注檢察監督的短板、難點,同時在“四大檢察”的結合點上發力。
運用職務犯罪一體化檢察辦案中心,可一鍵形成罪案分析圖表及趨勢提醒,該院據此形成的近五年來辦理監委移送職務犯罪案件分析報告,收到良好效果。民事行政檢察一體化監督協同中心則把“小切口”監督作為突破口,加強民事行政檢察部門與其他部門、其他機關業務職責的銜接延伸,實現同頻共振。該中心利用汽車租賃詐騙類案法律監督模型,指導臨潼區檢察院辦理了一起金融貸款虛假訴訟系列案件,檢察機關向行政機關發出督促履職檢察建議書,促使銀行系統開展專項整治,又篩查出問題線索207件,涉案總金額達1361萬余元。
截至目前,在該院各中心運行辦結的案件中,已有3件入選最高檢發布的典型案例,19件入選陜西省檢察院發布的典型案例。該院聯合區縣院開發的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被陜西省檢察院推送至最高檢參賽。
“數字賦能監督,監督促進治理,我們將繼續深化推動‘數字檢察平臺+’建設,發揮好各中心在監督辦案、業務協作、案例培育等方面的集成效應,扎實加強一體化辦案、融合履職工作。”西安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陳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