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安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安康市2023年優化營商環境第四場新聞發布會,安康市中級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上,安康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楊康波介紹,為切實做好營商環境突破年各項工作,安康法院緊扣服務保障法治化營商環境,聚焦重點任務,壓實工作責任,堅持能動司法,不斷提質效、優服務、強保障,多措并舉推動工作走深走實。堅持以企業視角強化服務舉措,最大限度減輕訴訟對中小微企業的不良影響,切實提升市場主體司法獲得感。今年1-8月,全市兩級法院共審結各類民商事案件14256件,調撤9553件,調撤率67.01%。一審簡易程序適用率92.33%。全市法院審限內結案率99.82%,平均審理時間26.52天,同比縮短1.64天;積極落實民事、行政二審案件網上立案試點工作,并依托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平臺實現網上調解、網上開庭、網上文書生成、網上簽名,持續推進集約送達、電子送達。今年3月二審網上立案試點工作開展以來,訴訟文書電子送達成功率為95.12%。安康中院訴訟服務綜合質效排名全省中級法院第一。
安康法院率先開展“三秦銳士·2023”涉民營企業積案集中執行行動,攻堅執行拖欠民營企業賬款的相關案件。全市共計執結拖欠民營企業賬款案件961件,執結金額4.6億元,其中執行完畢案件359件,執行完畢率達37.36%;深入開展“兩包一解”工作,召開座談會、入企問需會18場,協調解決問題23個;研究出臺《服務保障“三個年”活動涉企法律指引》,向企業輸送法律風險提示50條。試點推動“法官進百企 法治賦新能”活動,開展法治培訓;發送《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宣講政策;發布優化營商環境案例,強化案例示范效果,落實落細企業法律風險防控。
安康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正縣級偵查員楊文浩表示,今年以來,安康市公安局認真貫徹省市“三個年”活動部署要求,以深化“警民共建一家親”為民實踐活動為載體,全面推行市縣分局班子成員、警種部門主要負責人、基層所隊長包抓聯系的重點項目“警長制”,在全市重點項目和企業,逐一落實市級警長36人、縣級警長227人、鎮級警長266人,做到市縣鎮三級緊密聯動、一對一精準包聯。
同時,安康市公安局加強與發改、市場監管、政務服務中心、招商局、綜治中心等相關單位的聯動對接,動態掌握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基本情況和服務保障需求,細化《重點項目“警長制”推進措施清單》,明確22個警種部門具體工作責任,壓實77項服務保障具體工作措施,堅持領導帶頭、市縣一體、全警行動、精準服務;落實網格布警、一企一警措施,出臺《重點項目企業警務室建設工作規范》,明確警務室市縣鎮三級警長具體職責、“一室一警或多警+輔警”警力配置、工作制度、辦公用房配備、外觀標示、基礎臺賬、培訓教育、考核與獎懲等規范,在重點工業園區、重點項目工地、重點企業建立規范化駐企警務室381個,“警長制”專班進駐企業、項目工地974家,創新平安警企聯創聯建等“六聯”機制,推動駐企服務保障工作落實到“最后一厘米”。
安康市司法局副局長聶寶鋮在介紹相關情況時說,安康市司法局認真貫徹落實《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及省市“營商環境突破年”各項工作部署要求,制定出臺《安康市司法行政機關助力營商環境突破年若干措施》,立足司法行政職能,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不斷提升法律服務水平,奮力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優質法治保障。全市已建成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個,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0個,各鎮(街道)成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村(社區)全部配備法律顧問,構建了市、縣、鎮、村四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全覆蓋。同時,聯合市律師協會發起組建“安康市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律師公益法律服務團”,健全工作機制,公布聯系方式,截至目前,124名公益律師共為全市各類企業提供“法治體檢”1370次、幫助預防合同法律風險124件次、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132場次、舉辦法治講座108場次,助力企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