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愛旭股份董事長陳剛接受了多家媒體線上群訪。TOPCon技術經歷2022年大發展后,目前N型電池產能中,TOPCon電池已占據優勢。下一代技術路線之爭中,其似乎已然勝出。
然而下半年風云突變,HJT(異質結)和BC電池再度進入業界視線。特別是9月初,光伏巨頭隆基綠能確定BC電池為主要技術路線。一時間,BC電池迅速火熱起來。而市場上BC電池的擁躉,基本就是隆基綠能和愛旭股份。
對于選擇BC電池技術下的XBC技術,陳剛介紹,愛旭很早掌握了TOPCon和HJT的核心技術,但最終還是選擇回歸初衷,開發ABC技術。
為何選擇ABC電池?
在N型技術路線選擇上,大部分公司不是選TOPCon就是HJT,選擇BC電池的是極少數。陳剛講述了公司選擇ABC電池技術路線的緣由。
其表示,愛旭在成立之初,就確定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即圍繞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不斷提升,構建企業競爭力。在P型時代,愛旭就在思考它的終極技術是什么。彼時,既有單晶,又有黑硅,但它的終極技術應該是PERC。于是,愛旭決定沿著PERC技術去開發,最終發明了管式PERC技術。
隨著PERC技術紅利逐步消失,陳剛稱,愛旭又在思考,N型時代什么才是終極技術?公司認為,ABC背接觸技術,理論模型上可以實現肖克利-奎伊瑟極限模型(即光電轉化效率的理論極限模型),即29.4%轉化效率的終極技術。
關于為何沒有選擇市場上流行的TOPCon和HJT?陳剛表示,愛旭很早就掌握了TOPCon和HJT的一些核心技術,實驗室里實現了幾百兆瓦級的產品。愛旭德國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弗蘭克本身也是TOPCon專利的發明人。公司比較過這幾個技術,最終覺得還是回歸到原理上,開發ABC技術。
為何是ABC技術呢?陳剛稱,ABC理論極限轉化效率是29.4%,目前電池平均量產效率26.5%左右。從轉化效率角度,下一步目標是做到27%至27.5%。從組件角度來講,由于BC組件的CTM、電路設計方面也有很大優勢,能提供1~2個百分點的提升空間。因此整體來看,ABC理論極限是29.4%,ABC電池量產的極限轉化效率大概是28%。
關于量產進度、市場前景
盡管陳剛講述了BC電池的種種優勢,但目前N型市場仍由TOPCon占據。因此,愛旭股份BC電池的量產進度也成為各方關注的問題。
陳剛表示,產能方面,電池目前正常推進,組件的進度稍微慢了一兩個月,因此全年發貨可能下調至2 GW~3GW。他表示,這只是節奏的問題,沒有其他變化。
陳剛補充稱,至今年年底,珠海10GW(產能)將全面投入使用,義烏15GW力爭實現投產,預計需要五六個月(量產)爬坡。接下來,會考慮濟南基地的建設。
產品類型方面,珠?;鼐劢狗植际绞袌觯x烏基地計劃滿足地面市場。若建設濟南基地,也會考慮分布式市場,畢竟分布式市場帶來的價值空間更大。
BC電池的崛起,是否會替代TOPCon,成為N型市場主流呢?陳剛認為,首先來講這是兩個不同的技術平臺,一個是背接觸的技術平臺,一個是鈍化的技術平臺。在P型時代有多晶、有單晶、有PERC,在N型時代也是一樣,它有基礎技術。再往上升級是BC技術,所以是個技術迭代的過程。
陳剛強調,一個更好的技術推出并成熟,相對效率低的、相對弱勢的技術,就會逐步退出技術舞臺。
光伏技術,每隔一段時間便會迭代更新。BC電池技術又能持續幾年呢?陳剛認為,愛旭所選擇的ABC技術路線在未來5~8年會保持技術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