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中國銀行研究院發布最新中國經濟金融展望報告,預計四季度房地產信貸增速或將繼續下探,不排除會出現負增長。
上述展望報告還預計,房貸利率繼續下行,在此背景下,四季度仍可能有銀行下調存款利率。
四季度仍可能有銀行下調存款利率
對于2023年四季度金融形勢,中國銀行研究院在《中國經濟金融展望報告(2023年第4季度)》中展望,貨幣社融增速穩步增長,確保對企業資金支持力度不減。
報告提到,融資環境方面,預計將維持穩中偏寬。一是貨幣社融增速有望企穩回升。隨著政策協同發力效果逐漸顯現,加之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修復,實體經濟融資意愿將穩步回暖,預計后續人民銀行將繼續維持穩健略寬的融資環境,新增社融、信貸等規模將保持穩步增長。
二是圍繞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力度將繼續增大。普惠小微、綠色、涉農等領域信貸增速將維持高速增長。
另外,各類再貸款工具有望在原有額度上繼續增加,如養老專項再貸款、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等的牽引作用將持續顯現,相關領域有望獲得更多的信貸支持。
三是房地產信貸增速或將繼續下探。在房地產市場運行邏輯發生深刻變化背景下,短期內行業企穩仍然存在較大難度,預計四季度房地產貸款增速將繼續下行,不排除會出現負增長。
利率方面,預計房貸利率繼續下行。一是不排除政策利率下調可能性。為支持經濟進一步企穩回升,四季度不排除7天逆回購、1年期MLF等政策利率小幅下調的可能性。但為維持商業銀行合理凈息差水平,LPR可能不降或少降。
二是貨幣市場利率有望企穩回升。經濟逐步復蘇將帶動企業融資需求回暖,從而推動短期貨幣市場利率企穩,年底市場利率可能回升。
三是房貸利率下行。隨著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政策逐步落地,預計將惠及4000萬戶居民,利率平均降幅或將超過50個BPs。
四是存款利率或將進一步下調。在存量房貸利率下行背景下,亟須適當下調存款利率來助力商業銀行穩定凈息差。繼二、三季度多家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后,四季度仍可能有銀行下調存款利率。
預計債券收益率或將延續低位運行趨勢
展望報告預計,四季度債券收益率或將延續低位運行趨勢。
一是債券總量保持穩定,發行結構有望優化。在財政政策加力提效影響下,利率債供給有望增加。特別是地方政府將持續發力擴大基建等領域投資力度,預計地方政府債長期債券占比有望進一步提高。此外,伴隨企業融資需求穩步回暖,企業信用債發行規模有望增加。
二是貨幣政策持續發力作用下,預計債券收益率仍將維持低位運行趨勢,出現明顯、大幅上升概率不大。
三是境外機構有望持續布局中債市場。隨著美聯儲加息進程漸近尾聲,中美長端利差倒掛幅度或將收窄,人民幣面臨的外部壓力同步下降,外資對中債配置需求或將提升。
人民幣匯率將逐漸企穩,具備穩中走強的基礎。展望四季度,人民幣匯率將延續雙向波動行情,且有升值空間。
一方面,人民幣匯率短期內仍有貶值壓力。由于近期沙特宣布將延長石油減產至年底,引發市場對能源短缺的擔憂,國際原油價格或將走高。如果影響到美國通脹回落節奏,則不排除美聯儲年內再度加息的可能性。加之全球經濟仍然面臨下行風險,而美國經濟前景優于歐盟、英國等主要經濟體,避險情緒推動下,短期美元指數或維持相對強勢。
另一方面,人民幣匯率有望在年底實現小幅回升。一是國內經濟修復進程有望提速。自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釋放穩經濟信號后,涉及促消費、民營經濟、房地產、外商投資等各方面的一攬子重磅政策密集出臺。預計隨著政策紅利的逐漸釋放,中國經濟內生增長動能將持續改善,對人民幣匯率的支撐作用增強。二是9月全國外匯市場自律機制專題會議召開,強調堅決對單邊、順周期行為予以糾偏,堅決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進行處置,堅決防范匯率超調風險。
A股市場底部基本形成
考慮到風險偏好以及市場情緒已充分體現,A股市場底部基本形成,繼續下行的概率相對較低,預計四季度將在波動中緩慢恢復。報告提到,積極因素包括:一是監管機構密集出臺的一系列優化市場結構的政策將有效平衡市場供需關系。證監會于8月24日和27日連續釋放包括引導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參與權益市場投資以及對再融資采取扶優限劣等政策信號,這將有利于從供需兩端提振資本市場。
二是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將改善民企預期。民營企業是A股幾大高權重板塊(例如信息技術和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季度相關板塊領跌A股,但是近期陸續出臺的各項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將有效提升民企信心。
三是美國加息周期預計已經接近尾聲,資本外溢現象有所緩解。
此外,負面因素包括:一是房地產市場持續疲軟,潛在的違約風險可能引發溢出效應。現階段居民預期仍然相對悲觀,三四線城市尤為明顯,這給房地產板塊增加了不確定性因素。二是國際政經局勢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