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有好幾張,并且好久沒用已忘記,卡里還有余額,怎么辦?
10月13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布一則公告,表示將組織開展銀行“沉睡賬戶”提醒提示專項工作。該項工作自2023年10月起,持續1年,由各銀行機構對“沉睡賬戶”持有人進行提醒和通知。
其實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銀行開展睡眠借記卡、個人長期不動戶的清理工作。業內人士表示,這將喚醒沉睡的“錢袋子”,進一步提升資金利用效率。
此前有銀行已行動
事實上,“沉睡賬戶”的問題普遍存在。對此,今年以來,多家銀行已發布清理該類賬戶的公告。
9月,交通銀行發布關于開展睡眠借記卡清理工作的通告稱,自10月7日起,該行將對已滿足連續三年以上(含三年)未發生動賬交易(包括但不限于存取款、轉賬等),賬戶余額為0元,且未開通任何業務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基金、理財、外匯寶、太平洋貸記卡自動還款、預約轉賬等)的個人借記卡進行銷卡處理,銷卡后將無法再恢復使用。
渤海銀行此前也宣布,自2023年第三季度起對個人長期不動戶的轉入頻率進行調整,由原每半年轉入一次(每年4月15日、10月15日)調整為每季度轉入一次(每季度的最后一個月的21日)。賬戶被轉入長期不動戶時,由系統自動執行“不動戶”標識的添加與賬戶止付狀態操作。
今年5月,農業銀行宣布7月起陸續開展活期存折排查清理工作,排查清理范圍為截至2022年底,五年以上(含五年)沒有交易、存款余額為零且沒有其他關聯業務的活期存折。
此外,中國銀行、平安銀行等多家銀行發布清理相關睡眠賬戶的公告,其中包括借記卡、信用卡,只不過各家銀行對“沉睡賬戶”的清理范圍及認定期限有所差異。
清理后是否可恢復?
中國人民銀行此前披露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國共開立銀行卡96.21億張,環比增長0.5%,人均持有銀行卡約6.81張。
調研發現,個人不動戶賬戶、睡眠卡較多,通常是因為持卡人開立了多張銀行卡,但常用的僅有一兩張,導致部分銀行卡出現閑置。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在個人賬戶分類管理政策出臺之前,銀行賬戶開立管理較為寬松,未對開戶數量進行明確限制,由此積累了一定數量的“睡眠卡”。
清理“沉睡賬戶”后是否還能恢復?各家銀行有不同的措施。
交通銀行在公告中表示,若客戶借記卡在清理范圍內,但希望繼續使用,可在特定日期前(或符合清理范圍未滿三年前)啟用該卡,并保持余額不為0。
渤海銀行發布通告表示,如客戶持有的個人賬戶屬于清理范圍且今后仍需正常使用,可于特定日期前及時通過銀行營業網點柜面或自助渠道操作任意動賬交易即可。如不再需要使用上述賬戶,請盡快辦理銷戶手續。
此外,該行公告顯示,如賬戶已被限制使用,憑本人有效證件、存折或銀行卡至該行任意營業網點或通過該行電子渠道進行身份核實并申請啟用該賬戶。
交通銀行在公告中表示,一旦對“沉睡”的個人借記卡進行銷卡處理,銷卡后將無法再恢復使用,名下其他正常使用的借記卡不受影響。
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日前披露,“沉睡賬戶”主要是指5年及以上未發生主動交易,且賬戶中有余額的個人銀行賬戶。通過“沉睡賬戶”提醒提示工作,可以幫助消費者了解自身銀行賬戶開立情況,及時查看、使用或注銷冗余賬戶,喚醒沉睡的“錢袋子”,提升資金利用效率。
上述銀行亦在公告中提及清理“沉睡賬戶”的原因。例如,農業銀行在公告中表示,清理是為了有效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切實保障賬戶與資金安全和合法權益,促進合理安排和使用個人銀行賬戶資源。
渤海銀行發布公告顯示,根據打擊跨境賭博和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的整體工作部署和相關要求,為切實保障財產安全,為廣大客戶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金融服務,該行對個人開立多個銀行結算賬戶(含個人長期不動戶)開展清理。
董希淼認為,清理“沉睡賬戶”對銀行和客戶兩方面來說都是有利的。
從銀行的角度來說,可以提高人性化服務、精準服務的意識。比如,處理不同類型的“沉睡賬戶”時,給予客戶溫馨提示,以短信等方式主動說明情況,增強客戶的安全感;從客戶角度看,有利于避免客戶遭受電信詐騙、減少信息泄露,同時喚醒“沉睡賬戶”資金,提升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