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黃帝內經》文化傳承論壇在黃陵縣舉行,探究《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生命智慧,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推動中醫藥“文化瑰寶”煥發新光彩。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翟雙慶,陜西省中醫藥管理局醫政醫管與教育處處長閆小青,延安市衛健委主任胡生凡,陜西省黃帝陵文化園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縣委書記劉礦平,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呂國煜,副縣長郝小偉出席活動。啟動儀式由省黃帝陵文化園區管委會副主任、縣委副書記、縣長李建雄主持。
啟動儀式上,劉礦平代表中共陜西省委黃帝陵文化園區工作委員會、陜西省黃帝陵文化園區管理委員會,中共黃陵縣委、黃陵縣人民政府做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他在致辭中說,以黃帝冠名的《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且地位最高的醫藥典籍,是一部以生命健康為中心,包含哲學、政治、天文等多學科知識的百科全書,被譽為“醫家之宗、中國傳統文化之本”。黃陵縣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所在地,也是黃帝文化、黃帝內經文化的發源地、傳播地。近年來,黃陵縣深入挖掘弘揚黃帝文化、黃帝陵文化、《黃帝內經》文化,大力保護和傳承中醫藥文化,先后引育了一批高層次中醫藥人才,不斷完善中醫藥管理體系,全力推動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高質量發展。《黃帝內經》文化傳承論壇對于進一步探索《黃帝內經》的思想精髓,促進中醫藥文化傳播與推廣,繁榮壯大中醫藥事業,推動健康中國建設、振奮民族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黃陵縣將以此為契機,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進一步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黃帝內經》這一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加強對黃帝內經文化的研究闡釋,加快推進中醫藥產學研一體化建設,大力弘揚和振興中醫藥事業,著力打造黃帝文化、黃帝內經文化IP,努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市衛健委主任胡生凡表示,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三大國粹之一?!饵S帝內經》作為黃帝文化中的重要內容,是我國現存最早、影響最大的一部醫學典籍,其豐富的養生、防病、治病理論,標志著中醫理論體系的形成,為千百年來中醫藥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中國醫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為中華民族的健康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被尊為“醫家之宗”。論壇旨在探尋《黃帝內經》的淵源與內涵、促進中醫藥的傳承與創新,在中醫文化、中醫養生、中藥產業等方面助力延安的中醫藥事業發展。希望通過活動的舉辦,能夠為各位名醫大家提供交流思想,啟迪智慧的平臺,賡續傳承譜歷史,融合創新向未來;同時,也希望吸引更多群眾認識中醫藥、了解中醫藥、使用中醫藥,在全社會營造珍視、熱愛、發展中醫藥的良好氛圍,促進中醫藥事業快速發展。
省黃帝陵文化園區管委會副主任、縣委副書記、縣長李建雄主持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上,延安市中醫藥學會與陜西黃帝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中國中醫藥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延安旅游集團黃陵投資有限公司、陜西黃帝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啟動了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劉礦平為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學校贈送中醫藥書籍。啟動儀式上,還為受聘的中醫工作者頒發了《中醫藥文化輔導員聘書》。
啟動儀式后,《黃帝內經》研究領域的7名專家翟雙慶、王慶其、張登本、李耀輝、邢玉瑞等人還分別作了主旨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