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脈相牽,“農”情厚意,相隨相伴。“馬欄紅”蘋果、永壽槐花蜜……一批特色農產品跨越1100多公里,從陜西咸陽“北四縣”來到江蘇南京,裝進了江蘇中行的“米袋子”“菜籃子”,寫下消費幫扶、助力振興的時代答卷;
一聲感謝,道盡喜悅,邁向共富。在揚州市寶應縣,一個個產業項目落地花開;在咸陽市“北四縣”,一棵棵產業之樹正在扎根。興產業、重長遠,為地方可持續發展“造血”,鋪就“共富之路”;
一縷微光,照亮田埂,照進心田。“微光計劃”點亮了揚州市寶應縣村鎮小學孩子們“心中的光”,踏出“扶智”“扶志”并行的溫暖腳步;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從“金陵”到“廣陵”,從魚米之鄉到關中平原,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定點幫扶工作的決策部署,按照江蘇省委、省政府和總行各項要求,跨千山、越萬水、合眾力,用金融活水作“筋骨”,以惠民實事為“梁柱”,架起一座座堅實的共富之橋、民生之橋、希望之橋。
血脈相連,“金種子”結出“金果子”
“感謝中行幫忙聯系葡萄銷路,不然我這些葡萄怕是要爛在大棚里了。”在揚州寶應縣望直港鎮火花村葡萄種植園,葡萄種植大戶許可忠感慨地說道。
翠綠剔透,香甜可口,散溢獨特玫瑰香味,這是世界優質葡萄品種之一的陽光玫瑰,也是許可忠精心呵護的果實。許可忠種植的陽光玫瑰獲得過揚州市優質葡萄評比特等獎,然而受市場影響,銷路并不理想。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選派員工、江蘇省委駐寶應縣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羅浩得知后,積極聯系銷售渠道,同時借助網易新聞直播途徑,宣傳火花村葡萄種植等產業,化解了農戶燃眉之急。
產業幫扶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也是增強幫扶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業致富的長遠之計。
引金融活水,助產業振興,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與火花村不斷碰撞出新“火花”。該行發揮國有大行系統優勢,加大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力度,多次赴望直港等地撮合融資。期間江蘇中行對寶應縣累計新增貸款投放約17.5億元,其中項目中長期項目貸款約15億元,新增普惠金融貸款約2.5億元。
讓金融之“血”融入項目之“骨”,強健鄉村產業“肌理”。寶應縣安宜鎮有機農業基地建設項目、鄉村振興——運西漁業發展示范區項目、寶應縣曹甸高標準農田工程項目……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聚焦寶應縣鄉鎮經濟發展重心,為安宜鎮、山陽鎮、曹甸鎮、魯垛鎮和小官莊鎮等新增貸款投放9.55億元。
念好“產業經”,托舉“共富夢”,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致力把“金種子”播撒到咸陽市“北四縣”。該行與政府主管部門開展幫扶招商常態化合作,并建立行內定點幫扶招商引資協同工作機制,圍繞定點幫扶招商引資整體工作要求,進行全轄組織推動及資源協調,以此拉滿機制之“弓”、蓄滿幫扶之“力”。
在省、市兩級分行的積極推動下,轄內連云港中行客戶江蘇裕灌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咸陽淳化縣投資建設年產6萬噸食用菌廠房項目已進入“快車道”,江蘇連云港中行與陜西咸陽中行聯合授信10000萬元,保證了項目的順利推進。
增強地方產業“磁吸力”,擴大攜手發展“共同體”。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牽牢產業引領“牛鼻子”,重點圍繞咸陽市“十四五”期間招商引資重點產業方向,集中資源摸排梳理轄內客戶開展招商引資工作。今年7月,該行組織了匯通達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市康橋油脂有限公司和歐亞華都(宜興)環保有限公司三家意向企業赴永壽縣開展實地投資考察。
自2022年以來,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積極參與江蘇優秀企業赴咸陽開展的“蘇商進咸陽、共走振興路”等招商引資活動,真正做到重大活動舉辦中行有聲音、重大項目服務中行有身影。
“農”情相伴,“農產品”千里下江南
一批農產品,一片大產業,帶富一方人。
在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食堂,一扇窗口意義特殊、引人注目,那就是“北四縣”農副產品銷售窗口。該窗口是江蘇中行專門設置的,定期向廣大員工推介“北四縣”的優質產品,“馬欄紅”蘋果、永壽槐花蜜等“北四縣”拳頭產品得到了高度認可和踴躍購買。
消費幫扶,一頭連著“北四縣”田間地頭,一頭連著江蘇人的餐桌,系著鄉村振興的產業,寄托著致富夢想。近年來,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通過消費幫扶積極助力“北四縣”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建設,探索建立長期穩定的消費幫扶機制,行內集中采購向對口重點幫扶縣、定點幫扶縣農產品傾斜。
2022年該行全年牽頭組織和發動采購陜西“北四縣”的蘋果、小米、蜂蜜等各類農副產品共計780余萬元,今年繼續采購陜西北四縣各類農副產品共計800余萬元。今年10月,該行組織團隊專程赴“北四縣”考察農副產品的生產、加工、物流等關鍵環節,走訪多家農業合作社和鄉村電商,為后續加大消費幫扶力度做好準備。
讓“土特產”成為“金招牌”,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把消費幫扶“關鍵一招”運用到了寶應縣。今年一季度,該行赴匯潤集團、荷吉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調研寶應特色農產品。今年6月,該行推動寶應藕粉成功上線“公益中國”APP,在帶動銷售的同時極大提升了寶應藕粉的知名度。
以“農”興村,對幫扶地區的涉農產業接續“扶上馬,送一程”。在火花村,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深耕、盤活農村集體資產資源要素,積極協調參與工作隊果魚共生項目。該項目預期年收益約50萬元,投資收益部分分紅撥付火花村作為該村集體收入。在江蘇中行等單位支持下,火花村經營性收入由2021年的45.67萬元增長至2022年的 61.7萬元。
心“新”相印,“盡精微”碰撞希望“火花”
“現在村子里的路都硬化了,家附近都建了廣場,晚上很多人在廣場乘涼、跳廣場舞,鄉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了。”在火花村新建的黨建宣傳廣場,58歲的村民侯金根笑著說道。
一方廣場,筑牢黨建陣地,惠及民生日常。黨建宣傳廣場是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結合后方單位黨建活動為火花村修建的。通過黨建宣傳廣場宣導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鄉村振興等相關內容,把黨建陣地延伸到百姓家門口,把黨的聲音送進群眾生活中,把村民引上美好生活道路,成為了備受歡迎的美好生活“大舞臺”。
辦事重“溫度”,幫扶有精度。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聚焦民生工程,把一件件“幫扶要事”化為群眾可觀可感的“民生實事”。夏季持續高溫期間,該行結合工作隊工作,針對火花村干部群眾開展送清涼慰問;關注村民健康,該行推動駐鎮、村開展鄉村公益醫療互助試點工作;結合火花村實際,為火花村開展修繕涵洞、硬化道路等民生工程,為老百姓出行提供便利。
螢火之微,可灼芳華;微光成炬,溫暖“新芽”。關愛鄉村孩童成長,是幫扶工作的重要內容。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依托“微光計劃”,為寶應縣村鎮小學的孩子們帶去了妙趣橫生的“鄉野天文課”和“稻田音樂會”,用光影照亮鄉村的黑夜,用微光照亮孩童的心靈,增進了他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向往。
“火花村面貌煥然一新,產業發展多樣了,村干部斗志昂揚,村民幸福感也提升了。”火花村支部書記侯勇高興地說,“感謝駐寶工作隊、中國銀行對火花村的幫助,火花村在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會越來越好!”
“沒想到自己家種的蘋果,能夠到千里之外的魚米之鄉去‘亮相’。”淳化縣一蘋果種植大戶喜笑顏開:“感謝中國銀行的‘千里一線牽’,希望有更多江蘇人愛吃我們的淳化蘋果!”
不同的感謝聲,相通的攜手情。這些聲音,是使命責任的“落地有聲”,是拳拳真心的現實回響,更是響應號召、接續奮斗的時代號角。邁入新征程,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將在國家政策和總行指引下,繼續一步一個腳印,走“實”定點幫扶路,助力幫扶地區高質量發展“一路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