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記者從知識產權保護暨知識產權強國強省建設工作匯報會上獲悉,近年來,咸陽市在知識產權管理體制建設上,主動落實中省知識產權各項決策部署,高位謀劃、縣市區聯動,實現知識產權創造運用量質并升。
高位謀劃。市委、市政府分別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促進知識產權與產業發展、金融資本等有效融合,加大商標、專利、地理標志產品等保護力度,并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納入市委“督檢考”計劃,組建督查組對全市13個縣市區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進行全方位督查檢查,調動縣市區開展知識產權工作的積極性。
加強力量。成立了市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增加到25個,13個縣市區知識產權工作議事機構基本建立;印發了《咸陽市貫徹〈陜西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綱要(2021-2035年)〉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2023年全市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實施計劃》,從機制制度、主要任務、加強領導等方面進行安排,全市知識產權工作齊抓共管、一體推進的新局面基本形成。
加大轉化。組織咸陽高新區、咸陽師范學院等申報省專利轉化專項計劃園區和高校類項目,爭取省上轉移轉化專項資金300余萬元。開展系列專利轉化主題活動,實現5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與駐咸高校創新團隊技術對接,15件專利實現精準轉化,轉讓合同金額200余萬元。
同時,堅持每年列支3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工作,重點實施授權資助、專利導航等項目,在連續兩年舉辦的秦創原高價值專利大賽咸陽分賽上,共兌現獎補資金49萬元,并持續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知惠行”專項行動,截至6月底,共辦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5筆,融資金額54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