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五指山,風清氣爽,層林盡染。五指山市暢好鄉毛招村就是掩映其間的一幅美麗圖畫——寬闊的水泥路整潔幽靜;錯落的農家屋舍與花果飄香的農作物相映成趣;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這一切,得益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也離不開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以下簡稱“海南中行”)駐村定點幫扶工作的扎實推進。通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發揮金融幫扶優勢,海南中行打出了一套志智雙扶、產業振興、消費幫扶、環境治理的“組合拳”,帶領當地村民探索出增收致富新路子,用實際行動彰顯國有大行的責任與擔當。
黨建引領 幫扶成效看得見摸得著可持續
“咱們村的變化可真大啊!”站在毛招村朱家祠堂蜂蜜展廳前,剛從外地回來的小朱指著一旁的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愛心書屋”高興地說道,“我記得之前這里是祠堂的一道墻,光禿禿的一片,這次回來就完全變了個模樣,咱這圖書屋看著和城里的一樣漂亮……”午后,村民們圍坐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地嘮起家常,感慨村里點點滴滴的新變化。
村民的喜悅讓中行海南省分行派駐毛招村幫扶的駐村干部李朝東感慨不已。一年多前,李朝東交接好原崗位的工作即收拾行囊,來到200多公里外的毛招村,迅速進入角色。
與當地政府部門和村干部充分溝通后,李朝東背著厚厚的筆記和工作資料進行入戶走訪,很快,他對如何實施幫扶計劃也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省行黨委多次強調,鄉村振興駐村幫扶工作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要以高度的政治擔當和奉獻精神,傳好幫扶接力棒,讓組織放心、讓群眾滿意。”李朝東說。
在他看來,“幫錢幫物,不如建個好支部,基層堡壘堅強有力,鄉村振興步伐才能蹄疾步穩,所以首要工作就是加強黨建陣地建設。”
近年來,強化黨建引領一直是海南中行做好駐村幫扶的重要抓手。7年來,該行累計派出了5位駐村幫扶干部,大家都有一個共識: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新時代的鄉村振興,關鍵在黨,關鍵在黨建引領。
堅持黨建引領,海南中行與市鄉兩級黨委政府因地制宜,通過“黨建+產業+農戶”的發展模式,與林業、科協等單位聯合成立五指山市暢好鄉蜂巢黨建聯盟,對當地蜜蜂產業進行管理與指導。如今,毛招村集“產、學、游”一體的蜜蜂產業園建設迸發勃勃生機;村里建起了蜂蜜展廳、愛心書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李朝東還高興地介紹,“毛招村已經成為海南中行黨建活動基地,2023年,多個黨支部前來毛招村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進一步帶動了村里黨建氛圍,也有效助力鄉村產業園蜜蜂產品和農戶農產品銷售。”
按照他的計劃,還可進一步挖掘當地紅色潛力,不僅組織系統內各黨支部赴村開展黨性教育,也拓展結對黨建思路,吸引更多黨支部將毛招村“蜂巢黨建”作為海南中行黨員教育基地,赴村開展黨性教育,凝聚更大的發展合力。
“基層黨組織是我們的‘主心骨’,帶領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據當地村民講述,中行駐村書記和村黨支部經常一起組織開展黨的惠民政策宣講、生產技術講座、看望慰問困難戶和文化下鄉等活動,黨群干群關系日益緊密,村民的日子也像蜂蜜一樣,越來越甜蜜。
產業幫扶 培育壯大幫扶村造血機能
群山環抱,白云悠悠,山坡上、叢林下錯落有致地擺放著一棟棟“小房子”,十分惹眼,走近看,不時有蜜蜂進進出出……在暢好鄉“毛招蜜蜂產業園”,幾名村民有序忙碌著,有的在更換蜂箱,有的在打掃衛生,一幅生機盎然的景象。
產業園的技術管理員朱志邵像往常一樣前來查看蜂群采集情況并給予工人一些指導,“小時候在山上放牛時嘗過野蜂蜜的味道,慢慢開始自己摸索養蜂技術,后來在中行駐村干部的幫扶下投身養蜂產業。”朱志邵是毛招村最早探索養蜂的村民,據他介紹,海南中行引導其到專業的養蜂基地跟班學習技術、升級本領,進一步增強了他通過養蜂增收致富的信心。
如今,脫貧后的朱志邵已經是當地名副其實的養蜂達人和致富帶頭人,不僅自家蜂蜜產業干得有聲有色,還承擔著整個產業園的技術指導和日常管理。腰包逐漸鼓起來后,朱志邵家里蓋起了小洋樓,日子越過越紅火。他高興地說,“今年,農戶自發養殖和村集體養殖產出加起來的蜂蜜總產量約4000斤!”
在毛招村,大部分村民都投身養蜂產業。今年61歲的朱明清,是毛招蜜蜂產業園的員工,已有幾年工齡的他,對現在的這份工作特別滿意:“產業園建起來之后,我就開始在這里務工,增加了一份收入。”
蜜蜂產業園日益壯大的背后,離不開海南中行的持續投入。正如朱志邵感慨所言,“我們村能把養蜂產業做起來,離不開海南中行的駐村干部們多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付出,從定發展規劃,推廣養殖技術,到購買生產資料,打通銷售渠道,每一步都凝聚著他們的辛苦。”
時針撥回到6年前,那時毛招村的村集體經濟還相對薄弱。“村子的交通條件不太便利,但生態環境優良,我們要結合當地情況探索出一條適宜該村發展的可行路徑。”海南中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該行駐村干部深入調研后,他們逐步明確了以養蜂產業做強村集體經濟的路子。
“毛招村非常適合土蜜蜂種群的生長繁衍,蜜源屬百花蜜,只是由于規模小、無包裝,在市場上沒有建立起品牌,銷售不穩定。”李朝東說,近幾年,海南中行持續完善“蜜蜂產業園”幫扶模式和產業發展規劃,依托金融行業優勢,統籌推進毛招村蜜蜂產業發展和消費幫扶,通過打造毛招村集“產、學、游”一體蜜蜂產業園,推出品牌“雨林百花蜜”,多渠道拓寬產品銷售渠道,既發揮消費市場優勢拉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又以高質量產業發展助推高水平的消費幫扶,從傳統養蜂業摸索編織出了一條綠色、生態、安全、持續的“甜蜜產業鏈”。
去年,海南中行在暢好鄉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增設275個蜂箱用于擴大養殖規模;在生產包裝環節上,引導村民完善生產證件、規范管理流程,并引入專業設計資源對“雨林百花蜜”進行包裝升級,確保產品質量的同時,助力品牌打造。
在銷售環節,海南中行廣泛開展農產品展銷對接活動,2023年度采購蜂蜜1455斤,四年來推介銷售土蜂蜜總計63.58萬元,帶動人均增收2200元以上。同時通過與五指山市電商服務中心簽訂合作協議,積極打通線上銷售渠道,將“雨林百花蜜”這一五指山市唯一的土蜂蜜品牌推向了淘寶網、海南省鄉村振興網等平臺,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同步開花。
“事實證明,養蜂是一個前景很好的產業,現在產量越來越高,品牌也打造起來了,我們正在積極探索進一步打開銷路。”李朝東說,去年他們向總行申請將“雨林百花蜜”在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中國銀行定點幫扶展區”里展銷,進一步提高了品牌知名度,“今年我們提前同五指山市農業農村局溝通,爭取代表五指山參加海南冬季交易博覽會,通過平臺展示增加銷路。”此外,他們正著手開設直播帶貨培訓班,探索直播帶貨拓寬銷售渠道。
“靚”化村莊 繪出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2022年9月,為了消除毛招村村民“走夜路”的安全隱患,海南中行統籌安排資金投入9.85萬元對毛招村進行“亮村工程”改造,對全村主干道、環村路、小巷全部安裝太陽能路燈。
這只是海南中行投入真金白銀助力毛招村打造宜居宜業美麗鄉村的實事之一。2016年以來,海南中行已累計投入美麗鄉村建設幫扶資金112.52萬元參與定點幫扶村的環境治理項目,涵蓋環村路水泥硬化、廚房改造、廁所改造、田洋護欄改造、入村口村牌改造、環村路西邊擋土墻修復增高及墻體立面美化改造、毛招村一組(什江村)增設圍網護欄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
行走在毛招村,處處可以感受到海南中行對當地貼心幫扶的暖心舉措。
“每到新春佳節、中秋等重要傳統節日期間,海南中行領導及干部員工都會入村開展節日慰問活動。”駐足村民院落,可以看到家門口都張貼著海南中行開展“迎新春 送春聯”文化下鄉活動期間贈送給村民的春聯,村民朱朝榮介紹說,海南中行總是時刻想著村民需求,“疫情嚴峻時期,海南中行駐村干部第一時間組織捐贈抗疫物資,并參與疫情防控保障。”
讓朱朝榮難忘的還有海南中行組織的元宵游園活動、無人機燈光秀等形式多樣、新穎有趣的文化活動,“從沒有想過無人機表演能在我們這么偏遠的村莊上演。”村民朱朝榮說,海南中行對村里的幫扶,不僅僅在于一件件“大事”,也滲透在文化、教育幫扶的點點滴滴。
駐村第一書記李朝東充分征求村“兩委”及全村村民意見后,將原本復雜的2021年版“村規民約”,重新梳理簡化修訂,并且制作成三個“村規民約”宣傳欄進行全村宣傳,朗朗入口,便于村民記憶,還獲得五指山優秀“村規民約”推薦。
一筆筆真金白銀的投入、一項項惠民之舉的實施,讓海南中行的定點幫扶成果看得見、摸得著、可持續,也讓毛招村村民的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走訪毛招村,村里老少只要提起中國銀行、提起中行駐村幫扶干部,都會紛紛豎起大拇指。
一方好山水,振興正當時。香醇濃稠的蜂蜜、宜居宜業的鄉村環境、村民幸福的笑臉,見證了7年來,一批批海南中行駐村工作隊員不畏艱難、努力攻堅付出下實現的蛻變,書寫了熱帶雨林山谷里“甜蜜的中行情”。
如今的毛招村,正匯聚發展合力,在鄉村振興之路上闊步向前。“在前幾年駐村幫扶的基礎上,我們有信心接好接力棒,把駐村工作繼續干好。”李朝東滿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