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秋意濃,遍野柿子紅。近日,銅川市王益區黃堡鎮孟姜塬村的山間、田畔、房前屋后,一棵棵柿樹上掛滿了紅彤彤、亮晶晶的“小燈籠”,家家戶戶拿出削皮刀、撐起晾曬桿,準備制作柿餅。
振興春風喚醒“山珍”,一張張燦爛的笑臉映著一顆顆鮮艷的柿子,格外動人。近年來,王益區始終把發展產業作為強區之基、富民之本,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擴面提速鄉村振興。
孟姜塬村抓住機遇,在大力提升鮮桃產業發展水平的基礎上,還把目光聚焦在了柿子的種植、加工上,按照“產加銷一條龍”的發展思路,推進甜柿特色果業規模化、品牌化、效益化發展,不斷增加產業發展“含金量”,讓群眾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支撐。目前,孟姜塬村的柿子種植面積已發展到500余畝。
“來!嘗嘗咱們自己的甜柿!”11月3日,在孟姜塬村柿餅加工廠,該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曉夢將一顆剛從樹上摘下來的甜柿遞到記者手上,“這個甜柿屬于鮮食脆柿品種,脆而不澀、甜而不膩、飽滿多汁、風味獨特,廣受市場青睞。”
近幾年,柿子產業逐漸成為孟姜塬村特色種植版圖上的后起之秀,鮮柿個大鮮爽,柿餅軟糯有韌勁兒,表面覆蓋的柿霜也具備高甜度、細膩粉質、入口即化等無可替代的優良特質。一經上市便成為市場上供不應求的精品,滿山的“致富果”給村集體經濟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品質有了保證,銷售還得有新路子。孟姜塬村采用“公司+合作社”的運營模式,以村集體企業為主導,按照“種植技術統一、加工標準統一、包裝品牌統一、銷售模式統一”的原則,大力發展柿子種植加工產業,配套建設集產品推廣、直播帶貨于一體的網絡直播基地,鼓勵發展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鮮柿種植,逐步唱響“產業+電商+生態游”振興交響曲。鮮柿、柿餅的廣闊市場前景讓柿農們看到了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小柿子,大時代,咱們也得跟上節拍。”孟姜塬村柿子種植戶雒米絨家依然在忙碌著晾曬柿餅,對于柿餅的銷售,他信心滿滿。“以前,合作社的甜柿子只在周邊地區銷售,現在通過電商平臺,我們可以將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王曉夢解釋道,只有不斷擴大銷售渠道,鄉親們才會有更多的收益,也會更加堅定發展甜柿子產業的信心。
談及未來產業發展,王曉夢說,除了發展新品種,合作社還要加強甜柿深加工,逐步拓展柿子酒、柿子醋等產品,進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值,帶動群眾致富增收,連同孟姜紅鮮桃等本土特色水果品牌,不斷向標準化、規模化、鏈條化生產模式奮進,讓“孟姜紅品牌”賦能特色農產品,走得更遠、行得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