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11月15日消息,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對沖稅期高峰、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短期因素的影響,同時適當供應中長期基礎貨幣,2023年11月15日人民銀行開展495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和14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具體情況如下:
由于當日有8500億元MLF和4740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當日公開市場實現凈投放6210億元。
昨日,短端利率全線上行。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上行15.9個基點,報1.913%。7天Shibor上行12.7個基點,報1.967%。從回購利率表現看,DR007加權平均利率上升至2.0414%,高于政策利率水平。上交所1天國債逆回購利率(GC001)上升至2.17%。
近日,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堅持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
人民銀行黨委書記、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潘功勝指出,人民銀行始終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性,支持實體經濟穩定增長。目前,貨幣信貸總量保持合理增長,信貸結構持續優化,企業貸款利率處于較低水平,為經濟恢復發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持。
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增強信貸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目前,我國銀行體系貸款余額超過200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余額超過300萬億元,過去幾年,每年貸款新增20萬億元左右,社會融資規模新增30多萬億元。盤活存量貸款、提升存量貸款使用效率、優化新增貸款投向,這三個方面對支撐經濟增長同等重要。
持續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人民銀行將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創新、民營小微、先進制造、綠色發展、普惠養老等領域健康發展,做好“五篇大文章”。合理把握利率水平,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繼續以我為主實施好利率調控,按照經濟規律和逆周期宏觀調控需要,引導和把握宏觀利率水平,保持利率水平與實現潛在經濟增速的要求相匹配。
潘功勝表示,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將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平衡好短期與長期、穩增長與防風險、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的關系,為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維護國際收支平衡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