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協會農村中小銀行工作委員會日前發布的《全國農村中小銀行機構行業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2年全國農村中小銀行資產規模實現穩步增長,農村信用社改革取得突破,農村中小銀行的股權改革步伐加快。
具體來看,截至2022年12月末,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簡稱“農合機構”)總資產規模為47.62萬億元,村鎮銀行資產規模為2.22萬億元;農合機構貸款總額達26.41萬億元,近三年復合增長率為12%,村鎮銀行各項貸款為1.45萬億元,戶均貸款余額為28.68萬元;全國農合機構涉農貸款余額超13.38萬億元,同比增長8.84%,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為70277億元,增幅16.07%。
針對備受市場關注的中小銀行改革化險問題,根據《報告》,2022年農信社改革取得突破,“一省一策”有序推進。2022年4月,浙江農商聯合銀行掛牌成立,全國深化農信社改革“第一單”正式落地浙江,河南、遼寧、山西、廣西等省級聯社的改革方案也在年內獲得監管批復。與此同時,部分農信機構加速合并、重組。
在監管政策的引導下,村鎮銀行的體制機制改革提速。當前,村鎮銀行合并、重組的重要路徑之一,是主發起行吸收、合并或增持旗下的村鎮銀行。《報告》顯示,2022年共有4家村鎮銀行因被主發起行吸收合并而解散。
在風險防控方面,《報告》顯示,2022年農村中小銀行抓住公司治理“牛鼻子”,完善內部治理,加快股權改革步伐,逐步形成“黨委領導、董事會決策部署、監事會獨立監督、高級管理層授權經營”的現代公司治理架構。與此同時,農村中小銀行持續加強股東準入管理,出臺相關規章制度,嚴把股東準入資質,從源頭上把控入股資金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