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份,人社部、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布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地區)名單,個人養老金正式開展試點。如今,一年過去,個人養老金試點取得明顯進展。截至2023年6月底,個人養老金開戶人數為4030萬人,已經超過企業年金參與人數;10月底,個人養老金產品為739個,金融產品數量不斷增加。今年9月份,金融監管總局下發通知,推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與個人養老金銜接。試點工作為金融機構做好個人養老金金融服務、政府優化完善個人養老金發展支持政策等奠定了基礎。
不過,目前個人養老金試點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一個突出表現是“開戶熱、繳存冷”。其主要原因在于,在個人養老金金融產品數量增加的同時,產品同質化問題較為明顯,導致無法有效滿足投資者個性化偏好。國內金融市場一度出現較大波動,個人養老金中的基金、理財類產品波動明顯,一定程度影響了投資者信心。理財、基金、保險類個人養老金產品通過銀行渠道代理銷售,在發展初期存在機構合作不暢、產品準入速度較慢等問題,限制了投資者的選擇空間。加之目前個人養老金遞延納稅優惠政策覆蓋群體有限,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不夠。
為進一步促進個人養老金發展,金融機構需要不斷努力。個人養老金是一種長期投資,投資者既關注安全,也關注收益。金融機構除了在費用方面適當讓利,以增厚個人養老金金融產品收益外,還需要強化投研能力,做好產品資產配置,提升投資收益水平。考慮到個人養老金的投資目的,金融機構要更有效地管理產品風險,提高投資的安全水平。在渠道方面,應不斷完善線上渠道,加強產品研發機構和代理銷售機構合作,加快產品準入上架,方便投資者投資購買。要完善產品信息披露,方便投資者及時全面了解可投資產品。此外,金融機構還應加大金融知識普及和投資者教育力度,以減少或避免在個人養老金投資領域出現詐騙等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事件。
政府相關部門要做好政策支持。個人養老金雖然采用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的方式,但其更好發展有助于降低對基本養老金的過度依賴。加之個人養老金發展過程中沒有用人單位提供支持幫助,更需要政府的引導支持。在具體政策選擇上,可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擴大試點或者全面推廣,加快個人養老金金融產品和金融機構準入。做好政策宣傳引導,讓更多群體了解個人養老金。研究適時提高個人養老金年度繳費上限,加大稅收優惠力度,在個人養老金遞延納稅的同時,明確對投資收益予以免稅,對投資時不繳納個人所得稅的群體在領取時予以相應免稅。打通第二支柱職業養老金和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以推動個人養老金規模快速擴大。
個人也應根據自身情況參與投資。雖然從目前政策實際情況看,參加個人養老金投資過程中實際能夠享受到稅收遞延優惠的群體有限,但是個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仍然有必要投資個人養老金。原因在于,個人養老金金融產品不但相對安全、收益率相對較高,而且能夠從外部推動個人積累養老資產,幫助投資者形成長期投資產生長期收益的投資習慣,有助于更好滿足投資者在老年時的生活需求。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