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番傳言后,中國在線快時尚公司希音(Shein)或已在美國“秘密交表”。
當地時間11月27日,希音已經秘密申請在美國上市,可能成為近年來規模最大的首次公開募股(IPO)之一,或將最早于2024年開始在公開市場上交易。尚不清楚希音目前的估值。在2023年最新一輪的G+輪融資中,希音籌資20億美元,估值660億美元。一年前,希音的估值曾達到1000億美元。
截至發稿,希音方面尚未對此事做出回應。
有相關人士表示,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已被聘為希音首次公開募股的主承銷商,希音和顧問們針對估值問題進行了長期討論,該公司可能在尋求比660億美元更高的估值。
近兩年來,受到高利率和風險較低的另類投資影響,美國IPO市場遇冷,在美國上市的公司越來越少。今年最大的IPO是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在9月上市時其估值約為550億美元。而在此前,最近一次受到廣泛關注的IPO是在2021年上市的電動汽車廠商Rivian,其估值約為770億美元。
有分析指出,“秘密交表”在美國IPO市場很常見,這種方式允許公司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私下展開溝通并進行必要的文件調整。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希音可能會對其文件進行微調,并回答委員會提出的眾多問題。一旦公司準備好進行IPO,文件將被公開,與SEC的溝通以及對文件的所有調整也將一并發布。
去年至今,希音多次傳出IPO的消息。據外媒今年6月報道,希音已向監管機構提交注冊申請,準備在紐約進行首次公開發行(IPO)。當時,希音向澎湃新聞否認了這一消息。
在過去幾年內,希音的發展十分迅猛,通過其前衛的設計、豐富的產品和極具競爭力的價格贏得了全球消費者的青睞。盡管估值有所縮水,但希音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今年,希音曾對投資者表示,公司在2022年實現了230億美元的收入和8億美元的凈利潤,2023年前三個季度實現了創紀錄的收入和利潤。希音還曾表示,該公司的目標是到2025年實現年收入585億美元。
據了解,希音從自主品牌起家,旗下有SHEIN、ROMWE、MOTF等不同定位的11個自主品牌,以SHEIN為首的自主品牌是希音的核心品牌資產,其業務主要面向歐美、中東、東南亞等市場,2017至2020年GMV每年保持超100%增速,2021年GMV超1000億元人民幣。
今年5月,希音不再局限于銷售自有品牌商品,拓展了平臺模式,開始銷售家居、美容、電子產品等,并推出了針對第三方賣家的扶持計劃,與亞馬遜和海外版拼多多Temu等進入同一賽道。今年8月,希音收購了Forever 21、Brooks Brothers以及銳步(Reebok)等知名品牌的母公司SPARC集團三分之一股份,同時SPARC集團將擁有希音少量股份,雙方未披露具體投資金額。
為了在作為最大市場的美國市場站穩腳跟,希音一直在調整領導層。11月,有外媒報道稱希音聘請了動視暴雪前首席合規官弗朗西斯·湯森德(Frances Townsend)擔任高級顧問,合同為期六個月,并“挖角”TikTok美國物流高管來負責管理物流和履約運營業務。
然而,在這一過程中,希音也面臨了一系列挑戰,包括一系列指控其侵犯版權的訴訟。在這些訴訟中,最受關注的當屬希音與Temu的互訴,希音指責Temu “在社交媒體上冒充希音品牌來促進自己在美國市場的增長” 并使用希音受版權保護的圖像,而Temu稱希音未能履行其版權主張且自身從未冒充希音。該互訴案件尚無定論。
(稿件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