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呼和浩特綜合保稅區牢牢把握“五個更加注重”要求,切實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物流通道建設有機結合,不斷拓展保稅物流功能與拓寬國際貨運渠道,著力形成內外聯動、產銷銜接、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的多式聯運發展格局。
“班列集結”拓寬外貿經濟
11月25日,呼和浩特綜保區首趟中亞班列從呼和浩特鐵通物流園臺閣牧站發出,這是繼中歐班列常態化、公交化運行后,綜保區打通的又一國際鐵路聯運線路,持續拓展了縱跨亞歐大陸的國際物流體系。沿著中歐(中亞)班列這條發展線,自發運首列中歐班列以來,綜保區已成功組織往返程班列9列,累計發運標箱430個,發運貨物約4620噸,完成進出口貨值近2億元人民幣。中歐(中亞)班列往返程的穩定開行,從貨源匹配到物流運輸,全流程供應鏈的搭建更加完善,貨源組織、集裝箱調撥、關務通行、集貨發車等一系列環節更加便捷高效,為企業提供集貨、倉儲、發運一站式物流服務,同時實現了高效快速通關。與此同時,綜保區充分發揮班列與“區港聯動”優勢互補,積極探索構建天津港過境至中北亞、歐洲的貨物及國內進出口貨物在呼和浩特集散,實現東西貫通、南貨北上的出口新通道,助力呼和浩特市打造北方重要物流樞紐城市。
“區港聯動”放大開放效應
綜保區積極發揮平臺作用,借助政策優勢、功能優勢,與天津外代公司共同打造了區港聯動綜合服務平臺,建立了“區港聯動”新業務模式,通過“海鐵聯運+內陸保稅”模式實現全程聯運。“區港聯動”是綜保區建設向北開放橋頭堡直通海港的擴路“工程”,在綜保區辦理海運業務將享有天津港貨船倉位優先發貨的待遇,通過疊加綜保區與天津港補貼的形式,將進口額留在當地,讓本土外貿、加工、物流企業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港口的大部分服務便利。“區港聯動”也充分發揮了綜保區集聚貨物樞紐作用,進一步推動海鐵聯運和內陸保稅業務發展,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整體運輸效率,促進呼和浩特外貿產業高質量發展。
“物流樞紐”提升服務能級
綜保區切實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構建現代化物流樞紐能力,在原有保稅物流廠房設施的基礎上,規劃建設集裝箱轉運中心,進一步拓展綜保區保稅物流功能,提升物流服務質量,為公路、鐵路、海運提供集裝箱堆放、裝卸作業場地,為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集裝箱貨物快速拆拼、集運、轉運提供了基礎保障,在促進對外貿易、推動對外合作、提升企業效益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同時積極推動啟用鐵通物流園海關監管作業場所,高效完成申報、查驗、放行等一系列手續,實現快速通關出境,并通過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將海關業務、查驗檢疫、貨物集拼、車船港務和集裝箱中轉等功能實現“區港一體化”,為中歐(中亞)班列等基礎聯通提供強有力功能支撐。綜保區將進一步構建完善配套設施建設,提升物流保障體系,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增強物流運輸效能,助力我市國際物流通道跑出“加速度”。
下一步,綜保區將堅持主題教育與高質量發展兩手抓、兩促進,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扎實推動“通道+經貿+產業”聯動發展,著力打造我市國際物流通道建設新格局,為推動呼和浩特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和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