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最近推出一款養老年金型保險產品,想重點給您推薦下,躉交滿6年可取,6年測算年化收益率3.38%,10年測算年化4.0%。”在中信銀行北京海淀區某網點內,該行客戶經理李可推薦。
日前,實地調研多家銀行營業網點,發現部分保險產品已取代理財和存款,成為理財經理年底沖刺及備戰“開門紅”的營銷利器。部分保險產品備受低風險投資者青睞,額度稀缺,需預約搶購。
預期收益率達4%以上
據悉,在存款利率持續走低的大趨勢下,部分具有類儲蓄功能的保險產品仍保持相對亮眼的預期收益,并有保底利率可簽進合同里,因此成為理財經理的重點推介對象,也成為低風險投資者的心頭好。
“年底推出一款躉交5年保險產品預期收益率能達到4.3%,甚至更高,保底利率也有1.75%。”某股份行上海地區一支行理財經理表示。
但需要注意的是,該類產品保底利率與預期收益率往往差距較大,最終收益存在不確定性。
工商銀行西城區某網點工作人員解釋道,“我們目前有款分紅型躉交保險產品,保底利率能達到2%左右,目前測算的預期收益率可以到4%以上,但目前整體處于降息通道,未來受利率下調的影響,最終結算利率可能達不到這么高。”
即便如此,投資者對部分類儲蓄型保險產品的購買熱情依然高漲。多家銀行的工作人員均向記者表示,該類產品額度非常緊張,需要預約購買。
李可說,“這款養老年金產品是年底限額發行的。目前市場波動,保本產品稀缺,客戶需要提前預約搶占額度。”
此外,=增額終身壽險產品雖然近年來經歷多次預定利率的下調,但仍受到長期投資者的歡迎。
“終身壽產品雖然預定利率已降至3%了,但保費交滿后是復利遞增的,適合長期持有,三年就可回本,持有時間越長,現金價值越高,可以鎖定長期收益。”上述工商銀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
客戶經理推薦熱情高
據悉,銀行理財經理加大保險類產品的營銷力度,主要與目前市場行情和客戶風險偏好相關。
“我們在年底沖刺和‘開門紅’期間被分配了存款、保險、基金、理財等多項任務指標,但多數客戶風險偏好相對較低,根據目前市場行情,很多客戶希望在本金不受損情況下,能獲得一個不錯的收益。因此,部分保險產品在兼具安全性的同時,還有較高的收益預期,就非常吸引投資者購買。”某股份行理財經理向記者表示。
同時他補充道:“存款方面,各家利率基本趨同,吸引力也相對較小,營銷的空間不大。保險類產品都為代銷的,我們還可以賺取不錯的中收提成,大家對推薦保險產品都很有熱情。”
多位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隨著存款利率不斷走低且權益類產品整體收益波動較大,保險產品以時間換收益,可一定程度上避免市場波動的影響,更具有市場空間,也能為銀行手續費收入增長作出貢獻。但投資者也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調整投資預期,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
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龍認為,商業銀行可以銀保渠道保險產品為載體,進一步擴展和豐富保險產品以及服務的內涵和外延,為客戶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綜合服務。協同保險主業,提高產品附加價值,探索新增長點,助推保險行業變革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來源: 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