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咖啡店開進社區,承載起消費者對休閑空間的更多想象。
去咖啡店里吃熱干面喝啤酒
今年9月開業的咖啡店CentoCoffee坐落于漢口大智路老社區里。走進店內,設計精美的海報、產品菜單、節日明信片、小卡片處處顯示著主理人的用心,儀式感十足。
這家咖啡店與社區各種業態混搭得相當融洽。有客人一大早拎著碗熱干面進來,點一杯咖啡開啟自由工作者忙碌的一天;附近烘焙店送來一盒“驚喜”蛋糕,原是一對閨蜜要來咖啡店里過生日;熟客想喝啤酒,老板“大福”馬上談下了與武漢一家啤酒品牌的合作,做起了聯名款。
像這樣個性化的即時需求,在小而美的咖啡店里,實現了默契融合。
“大福”此前在上海做過游戲和奢侈品集團的市場營銷,對生活方式和審美有著獨到的見解,又很喜歡老社區里悠閑寧靜的氛圍感,所以回武漢后,他和伙伴一起開了這家咖啡店。現在,“大福”除了經營好門店空間,還會定期從營業額里抽出一部分,幫助小區進行地面修繕。“社區是個整體,大家一起維護好,每個小細胞都能獲益。”他說。
博士顧客經常來店里寫論文
社區咖啡店還治愈、撫慰著一些需要獨立空間的人們。這家名為“gogobrew coffee”的咖啡店位于徐東的東原·時光道小區,店主方晨在近半年的經營期間將咖啡、西點、法餐逐一打通。
原本就會做法餐、法式甜點的他,在社區咖啡店里找到了新舞臺,最近還邀請客人一起研發起了新菜品。“有個顧客是在讀博士,經常來店里寫論文,有時候做好了餐品,會喊上她試吃看看、評價一下。希望大家能在這家店里找到生活的樂趣。”
這家咖啡店的一角還擺放著許多漫畫書、心理學相關書籍,這些書是方晨從家里帶來分享給客人的,“好多客人也喜歡‘JOJO’(動畫角色),點杯咖啡能坐著看幾個小時,其中一位還把漫畫書借回了家”。
馬來西亞客人摸到了社區咖啡店
漢口雪松路的“斜陽美筑遠野”咖啡店店主“大野”有著近10年的咖啡行業從業經驗。從在咖啡店打工,到開咖啡烘焙店、民宿、社區咖啡店,一路走來,鄂州人“大野”成了“新武漢人”。
沉浸在萬松園美食圈中,這家店也成為“萬物皆可配咖啡”的一環。客人們排隊等著進夏氏砂鍋、靚靚蒸蝦享用美食之前,會來這里先坐著休息。拎著阿寶生煎包、金焱牛肉粉的人,來這里配上一杯咖啡也是常見的一幕。“之前還有馬來西亞的客人來武漢旅游,打卡我們咖啡店,我們給她推薦了許多周邊好吃的、好玩的。”大野說。
店里由朋友手寫的菜單上,不乏武漢靈感,像“中山公園”“萬松園”等,都是特調咖啡。大野希望能將這家店繼續做下去,成為連接更多人的舒適空間。
當下,與連鎖咖啡品牌庫迪、瑞幸等的“低價”“快節奏”相比,新入局的社區咖啡店正以另一種“慢而美”“小而精”的姿態積極融入周邊生態,“保溫”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鏈接。
(來源: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