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以來,商業銀行發行資本補充工具速度明顯加快。12月4日,中國銀行發行300億元二級資本債,該行四季度以來累計發行二級資本債已達1000億元。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4日,四季度以來,商業銀行發行“二永債”(二級資本債及永續債統稱)規模合計達3881.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1.58%。
業內人士認為,“二永債”等資本工具是銀行補充資本金的重要渠道,有利于銀行更好開展信貸業務,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也有助于銀行業抵抗風險,下一階段,商業銀行大力發行“二永債”的趨勢仍將延續。
國有大行是主力
12月4日,中國銀行發布的二級資本債券(第四期)發行情況公告顯示,本期二級資本債共發行10年固定利率和15年固定利率兩個品種,發行規模合計為人民幣300億元。這是中國銀行繼10月份發行700億元二級資本債以來,今年四季度第二次發行二級資本債。截至目前,該行今年以來發行二級資本債及永續債規模合計已達2500億元。
截至12月4日,Wind數據顯示,四季度以來,商業銀行發行“二永債”規模合計達3881.9億元,其中,二級資本債發行規模合計3037.9億元,永續債合計844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商業銀行“二永債”發行規模增長1479.5億元,增幅達61.58%。
從發行節奏來看,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二永債”供給整體偏弱,但從三季度開始,發行逐漸提速,四季度發行量更呈“井噴”態勢。整體來看,今年下半年商業銀行“二永債”發行規模較上半年明顯放量,Wind數據統計,7月份以來,商業銀行“二永債”發行規模合計7341.9億元,遠超今年上半年發行規模3413億元。
從商業銀行“二永債”發行主體的規模占比來看,國有大行仍是銀行“二永債”主要的供給力量。四季度以來,農行、建行、中行等國有大行已合計發行“二永債”3200億元,占比超80%。
更好支持實體經濟
商業銀行資本補充渠道主要有內源性、外源性兩種。其中,二級資本債、永續債作為商業銀行常見的外源性資本補充工具,有利于商業銀行提高資本充足率。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近年來銀行持續讓利實體經濟,對銀行業績和內源性資本補充構成一定影響,部分銀行對外源性融資的需求有所上升;同時,隨著國內經濟穩步恢復,實體融資需求回暖,部分銀行資本補充需求較強。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銀行資本補充充分后,不僅能提升銀行抵御風險的能力,滿足監管的要求,同時也能增強銀行進一步加大信貸投放、支持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華創證券研報表示,永續債和二級資本債等資本工具的發行對銀行補充資本金至關重要,銀行資本充足才能更好開展信貸業務,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也有助于銀行業更好抵抗風險。
此外,日前監管部門發布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將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實施,滿足資本新規要求或也是商業銀行加緊發行“二永債”的原因之一。
分析人士指出,資本新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商業銀行資本的壓力。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資本新規之下,監管對資本管理要求總體提高,銀行加大資本補充力度十分必要。部分銀行在加快不良資產處置的同時,應更好滿足相關資本監管要求,特別是中小銀行需進一步建立銀行資本補充長效機制。”
銀行面臨補充資本壓力
展望未來,興業證券固定收益研究中心認為,下一階段商業銀行“二永債”放量依然是大趨勢。今年以來商業銀行各類資本充足率整體有所下降。其中,城農商行的資本充足率相對承壓,國有大行和股份行今年以來的資本充足率邊際下行。同時,結合監管要求與商業銀行多種資本監管指標表現以及未來潛在的資本消耗壓力等情況來看,商業銀行仍面臨較為剛性的補充資本壓力。
此外,也有多家銀行表示將繼續關注并探索資本補充方案。交通銀行副行長殷久勇日前表示,中短期看,交行資本充足率是穩健和充足的,短期內沒有太大的資本補充壓力。但長期看,資本是稀缺資源,該行將高度重視資本充足率下降的問題,關注資本補充工作。
“下一步,我們將主要從‘內部實現內生性資本增長、外部建立多渠道資本補充’兩個方面提升資本整體水平。也將密切關注監管政策動態變化,以資本新規實施為契機,進一步強化資本計量的精細化和系統化,積極推進資產結構持續優化,推動資本節約和資本價值創造能力提升。”殷久勇表示。
(來源:中國證券報)